倒查30年!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案件10279件
2021-06-15
首页微信精选倒查30年!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案件10279件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报道 “对1990年以来全国监狱系统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进行全面排查,查治了一批违规违法‘减假暂’问题,依法纠正近30年以来违规违法‘减假暂’案件10279件。”6月10日,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和查纠整改环节主要情况。


  今年以来,各地坚持实体排查与程序排查相结合,按照“见人见事见证据”要求,逐案深入查找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彻底整治“纸面服刑”等顽瘴痼疾,深挖彻查背后的司法腐败。


“纸面服刑”影响恶劣,严重削弱政法机关公信力

  山东德州银行滨州分行副行长朱某宇因诈骗罪于2020年4月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但获刑后却以“保外就医”为名继续逍遥法外。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该问题案件得以纠正,法院裁定对朱某宇收监。


  记者注意到,这起“纸面服刑”案件并未就此终结。日前,经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九督导组督办,山东省纪委监委牵头,专案组正在核查其中病例资料造假、案件侦办漏案漏人、涉案赃款去向不明等问题线索,深挖彻查“关系网”“资金流”和侦查、起诉、审判、执行4个环节的违纪违法问题。


  实践中,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是我国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也是司法实践中容易滋生腐败、产生执法司法不公的重点环节。


  从公开曝光的违规违法“减假暂”案件看,有的服刑人员伪造发明创造、病例资料等关键证据。如孙小果父母通过伪造病历帮助孙小果非法保外就医,导致孙小果被判刑后未被收监执行。再次犯罪后,又请托云南省司法厅原巡视员罗正云、云南省监狱管理局原副局长朱旭等人,为孙小果违规考核计分、评选“劳动改造积极分子”、利用并非其发明的实用新型专利认定重大立功,违法帮助其减刑。


  1998年,孙小果因犯强奸罪、强制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死刑,后其继父、母亲通过向多名公职人员行贿等方式,多次使孙小果违规获得减刑,直至刑满释放。2019年,涉案公职人员和重要关系人受到严肃处理。图为孙小果再审案件宣判现场。新华社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供图)


  有的司法工作人员违反法定程序办事。如郭文思之父通过他人先后多次给予现金,请托时任北京市潮白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隋建军对郭文思在减刑方面提供帮助。在明知郭文思不符合减刑条件的情况下,隋建军6次主持监狱长办公会并签批报请减刑文件。


  2021年1月29日,郭文思故意伤害案及其减刑所涉职务犯罪案一审宣判。


  有的公职人员失职渎职。如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徐呼和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对司法、监狱系统干部疏于管理,致使多人发生徇私舞弊减刑、暂予监外执行等严重破坏司法公正的重大问题,且自身肆意用权,违规干预插手罪犯调监和减刑。


  徐呼和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这些问题虽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影响恶劣、危害极大,严重削弱政法机关公信力。


运用大数据筛查、重点案件排查等方式,对1362万件“减假暂”案件过筛子


  当前,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正在进行,近270万名政法干警参加教育整顿。2月下旬,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各地组织开展“六大顽瘴痼疾”和其他突出问题大起底大整治,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制定靶向整治方案,一体推进“查改治建”。


  各地按照中央政法委出台的全面排查整治意见要求,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筛查、重点案件排查等方式,对近30年以来办理的相关案件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各市级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本辖区政法单位,对筛查出的重点案件开展联合排查;各省级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对重点案件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样评查,并对评查发现问题严肃倒查追责。


  按照部署,各地紧盯重点筛查,锁定“九类重点案件”。根据是否存在频繁加分、从事易获取计分工种、多次调动监狱或监区、严重违反监规纪律未依规依法处理等,圈定重点情形;根据减刑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幅度超出规定等,圈定重点问题;根据服刑人员身份、犯罪类型等,圈定重点人员,做到专案专查、全面清查。


  另据了解,针对连续“踩点”减刑或顶格减刑案件,各地进行深入核查,重点看减刑、假释比例和减刑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幅度超出规定等问题;针对以立功、重大立功减刑案件,通过复核材料、咨询专家等核实立功情况是否属实,重点看是否存在虚假立功等情形;针对长期“保外就医”,以及连续怀孕或生活不能自理等办理暂予监外执行的案件,到认定该情形的医疗机构进行复查复核,重点看医疗机构、鉴定人员是否适格,病情鉴定、诊断证明是否真实,鉴定程序是否存在瑕疵等。


  据全国教育整顿办副主任、司法部政治部主任郭文奇介绍,司法部在全国监狱系统深入开展违规违法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全面排查整治工作。自1990年至2020年,全国监狱系统共办理“减假暂”案件1362万件,截至6月8日,已核查1283万件,占总数的94%。“对涉及‘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相关人员收受贿赂、徇私舞弊的,一律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真查、深查、不怕揭盖子,坚决清除政法队伍害群之马

  当下,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正处于查纠整改环节的关键攻坚期。真查、深查、不怕揭盖子,是各地加力整治违规违法“减假暂”问题的共同特点。各地坚持边排查核查、边清理整改,对深挖彻查出的问题依纪依法立行立改、边查边改;对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案件,根据管辖权限及时移交,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内蒙古针对管党治警失职失责、监督管理流于形式、法律执行任性妄为、人情圈子大行其道等问题根源,严格整改、严肃追责,裁定撤销多起减刑案件,一批案件进入再审程序。


  广东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依照有关规定建议法院予以撤销,并依法交付监狱或由看守所执行刑罚;对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及时将罪犯收监,重新提请法院审核裁定;对违反法定程序提请“减假暂”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予以纠正;对在提请“减假暂”案件中存在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报告当地纪委监委及公安机关。


  坚持“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导向,各地广泛开展政策宣讲,切实以政策攻心。


  6月10日,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召开。(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记者从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获悉,全国有12576名干警主动向纪委监委投案;立案审查调查涉嫌违纪违法干警27364人,留置1760人;处理处分违纪违法干警72312人,其中第一种形态占83.5%,第二种形态占13%,第三种形态占2.1%,第四种形态占1.4%。


  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审查调查栏目看,今年以来,政法领域已有79名厅局级以上干部接受审查调查或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其中包括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蒙永山等12人主动投案。此外,也有个别干部因涉及“纸面服刑”被通报。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李才不严格履职,导致“纸面服刑”人员在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违规当选人大代表并入党,造成不良影响。


进一步完善监狱执法办案制约监督机制,严防“纸面服刑”“提钱出狱”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最高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组组长苏德良表示,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要求,结合派驻监督实际,推动最高检有关职能部门对违规违法“减假暂”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了解掌握检察机关办理“减假暂”案件基本情况,深入分析违规违法“减假暂”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梳理总结有效经验做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最高检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强化对违规违法“减假暂”问题的监督,坚持“减假暂”监督与日常监督、巡回检察相结合,全面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依法纠错与严肃查办违法“减假暂”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相结合。2019年、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书面提出纠正“减假暂”不当意见共计86781人。


  防止违规违法“减假暂”问题,在制度机制方面,完善罪犯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制度及罪犯严重疾病范围和认定标准,完善罪犯计分考核、综合评估体系,强化监狱巡回检察,探索建立减刑假释听证制度、群众监督机制,构建全覆盖的刑罚执行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刑罚执行大数据平台,强化智能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处理违规违法问题。


  同时,健全完善政法机关与纪委监委、组织、宣传等部门协同机制,在案件查办、政法干部调整交流等方面加强沟通、形成合力。


  福建省大田县纪委监委联合政法机关,深入查找“减假暂”等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到县公安局了解相关问题线索办理情况。吴联参 摄


  针对“举报线索不少、反映的问题不少”的情况,各地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提高线索核查的靶向性,盯紧政法领导干部腐败的问题线索,盯紧链条式、团伙式腐败的问题线索,盯紧群众反映强烈、指向性明确的问题线索,强化深挖彻查。加大线索核查力量投入,加快线索流转、核查进度,突破一批典型性案件,形成高压震慑态势。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办案,防止“降格”或“拔高”处理,确保把每个案件都办成铁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完整版内容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
节前,他们被通报

“借钱”“借车”又“借房”,有“借”无还为哪般?

“一把手”一句“欢迎投标”=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