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分人间世团队又出新作:一个普通家庭的抗癌之路
2022-01-13
首页微信精选9.7分人间世团队又出新作:一个普通家庭的抗癌之路
豆瓣9.7分高分的《人间世》团队又出新作——《复见余生》,记录了两个癌症患者家庭,手术前后的至暗时刻“备战”的故事。
虽然深陷病魔的缠扰,但家人的始终陪伴,让她们从打击中抬头——复见余生。
片中的两位主人公的故事,我们会分成两篇内容给大家讲述。
今天首先要讲的是第一位病人,58岁沈凤美在女儿的陪伴之下,一路抗癌的故事。

1

我的一线生机

会不会成为女儿的负担?

幸与不幸,总是反复交织在人的一生中。

58岁沈凤美,家住依山傍海的舟山市,独生女已经成为顶梁柱,孙女快要中考,她也到了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
这时她却被查出得了甲状腺未分化癌,这种在所有甲状腺肿瘤中仅占2%的疾病,恶性程度极高,手术预后极差。一经确诊,大多数人活不过半年。
当地医生说她只有四个月时间了。

幸运的是,离舟山200公里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最近正在对此病进行新的药物实验。使用药物将肿瘤变小,然后再做手术切除。


更幸运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符合手术的要求。她是在这个医学实验中第4个获得手术机会的人。
不过,在之前做完手术的三个人里,有两个人能无病生存,但有一位,死于术后的肿瘤复发。
2021年2月起,她和女儿开始往返舟山到上海之间,参加这项最前端的药物实验。
比起自己的病,她更怕成为女儿的负担。
她深深理解人到中年的女儿肩上已有的担子有多重:
“她也很忙的,小孩要读书。打了两三份工,还要管我。还要往返(上海)。”

5月,孙女中考,女儿并不能陪同,她一人前往上海。

独自看诊,平日里行动表现得不疾不徐的老人,听到主治医生对她说,手术之后需要做放疗,她马上有点激动地追问:“放疗贵吗?”
主治医生安慰:“放疗不会很贵。”
她一再强调:“那我们是农村人呀,缺钱。没这么多钱。”
其实,参加这项临床研究的药物都是免费的,放疗和手术也是可以用医保的,已经最大程度上给了她们家支持,但有的项目,还是需要自费。
一次PET-CT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检查,需要7000多元,收费处,她的反应先是吃惊,不敢相信地提高了嗓音“多少啊?7000多块啊?”
过了一会儿,她也只能接受事实,她从包里拿出存折想付钱,但存折是没法支付的,她只得出医院去银行,取现金来支付。
在这个付钱只需要手机“嘀”一下就可以的时代,她显得有些笨拙,女儿不在身边,只能自己独自面对这一切。
她只能慢慢适应她晚年的新身份——一位不得不四处求医问药的癌症病人。
取钱路上,她与出租车司机闲聊,说她本来其实不打算再治疗的:

“我说不要治疗的,但我女儿,季医生,她们说你要治疗,要治疗。我说不要治疗,她(女儿)一定要叫我治疗。”

出租车司机似乎很能理解儿女的心情:“你家孩子会放下你不给你治疗吗?她肯定不舍得妈妈呀,对吧。肯定要给你看的。”
你担心我,我担心你,亲人之间,无非如此。生死面前,依然如是。

2

“做好最坏打算”

化疗结束,沈凤美体内的肿瘤缩小,决定命运的手术被提上了日程。
虽然沈凤美能够参加手术,已经是很幸运的了,但手术之后,依然是未知的凶险。
“经过临床试验,到目前来说,她其实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未分化癌病人,我们的确发现有部分病人开完刀之后,(肿瘤)迅速进展,一个星期内长得比开刀前还要大,然后就短期内人就没了。”

虽然这话医生已经单独对沈凤美女儿说过很多次,但不同的是,这次医生建议女儿告知沈凤美。

以前,医生和女儿都是挑好的说,挑打气的话说,比如:“你的治疗效果不错。”之类的。
这次,临近手术,女儿对沈凤美说的话变成了:
“医生说手术有风险,你自己要做好心理准备。”

女儿是笑着对她说的,沈凤美却哭了,她擦了擦眼泪,说的仍是“那套话”:
“那你忙也忙死了。跑来跑去。”


这种话女儿似乎已经耳朵听出了老茧,对她挥挥手,示意不要说下去了。

一个人等女儿办手续的时候,她又开始在角落里流泪:

“这样子下去房子都要卖掉了,叫她下一步怎么做人对吧,那还是我死了算了,她还好做人。我不死,她做人也做不了。”

生命攸关的时刻,仍然担心的是儿女的未来,这可能是做父母的才能做到的事。
手术之前,沈凤美与女儿暂时回到家乡。

靠海生活的人,都求神保佑出海顺利,这次,沈凤美的女儿,来到寺庙,求神保佑母亲的健康。

在家中,沈凤美将求来的念佛机攥在手里,听着里面传出的念佛声,神色安详。

家乡的海味也似乎带给她一些安慰。

在令人安心的氛围中,她给自己打气:“我一定会好的。”

夜色下沉,家乡的亲戚们在院子里点上一盏灯,围坐着,像往常一样闲话、纳凉,但这次,亲朋相聚,也是为此行手术动员。

坐在亲戚中间,沈凤美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焦虑:“我是这么想的,负担太重了。医生说手术有风险的。”

众人纷纷开解。
“风险肯定是有的,不要说动手术没风险。”
“总归要相信医生。”
“他肯定有把握才给你做的。”
沈凤美觉得大家误解了她的意思,解释道:“我的意思是女儿压力太大了。只有一个小孩。”

众人又开解:

“女儿在紧急关头是要起作用的。”
“女儿也支持你,做阿妈的你就去做吧。”
“医总归要去医的,担心也不用担心。钞票呢可以借来。你年纪这么轻,总归要去医的。”
在众人的劝说下,她“松口”说道:“那总归试一次吧。”

3

   陪伴的意义   

到底是什么

终于到了手术的日子。

女儿帮忙办住院,签手术风险单的时候,沈凤美躺在病床上,打开了病床前的屏幕,里面正在放老电影,明明放的是热火朝天的农耕场面,她却直擦眼泪。


“在女儿面前我哭不出来,我越是哭,她越是难受。”
医生在术前告知,因为吃药引起肝损伤,所以她停了一段时间药,而肿瘤也增大了,加大了手术的难度。
好在手术很顺利。
沈凤美获得了肿瘤R0/1切除(即手术过程中肉眼判断肿瘤已经完全切除,切缘干净)
回到舟山老家,沈凤美脸色不再如之前红润,过起了鼻子里插管子的生活。

虽然术后精神大不如前,但是有女儿的照顾,沈凤美的状态仍然像之前一样不疾不徐。
在看这部纪录片时,观众们都以为,纪录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拥有家人的陪伴和爱,经历过生死关天的手术,都会有一个好的结局,毕竟片名就是“复见余生”。
但这只是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就在节目播出的前一天12月9日,摄制组获知了沈凤美不幸逝世的消息。
“甲状腺未分化癌,平均生存期为2.5~6.0个月,6个月致死率为68.4%,12个月致死率可达80.7%。”


她最终没能逃出死神对她的审判。
如果说早知道结局,那么她们一家人在绝望与希望中来回停摆,是不是一种折磨?女儿的付出与陪伴,是有意义的吗?
写在最后:
她的绝望与不幸是命运给的,但她的幸运与希望,都是人为努力的。
在压倒性的未知与死亡恐惧面前,周围人点滴的陪伴与支持似乎微不足道,但仅仅这样,就已经能够让人打起精神,与不幸相抗衡了。
这难道不是点滴陪伴的强大之处吗?
在不确定之中,我们总要抓住点什么。陪伴与爱就是我们能够抓住的那一点东西,足够令我们安心了。
《复见余生》宣传海报上有一句话:
“面对疾病的不确定性,唯有爱和陪伴能让我们坚持到黎明。”
虽然黎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但爱与陪伴,这柄小小的烛光已经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这可能就是“复见余生”的意义吧。
- The End -

— 好物推荐 —

89元起!国潮亲子装老虎毛衣


39.9元起!国潮卫衣/卫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