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后,蒋欣再无狠角色
2022-05-19
首页微信精选华妃后,蒋欣再无狠角色
| 永 远 别 对 生 活 冷 感 |


没想到,趁着宅家的日子,11年前的《甄嬛传》又被盘活了。

最可爱的是,戏外三四五刷也不生厌的“甄学家”们的调皮融梗,把冷感的深宫戏,硬生生变成了热乎乎的尖刻喜剧。


搞怪之余,我只觉得大家都太爱《甄嬛传》了,把戏里的情节玩得热闹的原因之一,不过是不舍得人物孤独走向结局,所以借着这些创作欲,来消解共情罢了。

所以好多人聊皇后的心酸、聊甄嬛的黑化悲凉、聊沈眉庄的遗憾,最后一定躲不过为爱自困的华妃。


华妃不算是一个正面角色,可偏偏又是戏中更深刻、新鲜、有启发性的女性人物。

记得采访时,导演郑晓龙说《甄嬛传》是反封建的。如果说甄嬛的新意识是突破性别桎梏,那么我觉得华妃的“新”是她始终留有鲜活的自我,也是一种爱情、规训下的隐喻。


说实话,很多时候,华妃的聪明还真没用在宫斗上,而是都用在怎么琢磨讨皇上的欢喜了。

好多人看完华妃的结局后开始给她写小文,想象重生后华妃会怎么逆风转盘,可在她们笔下的年世兰,不像是华妃,更像后期的甄嬛,抹去纯粹,套上面具,变为工于心计的精明人了。




我总觉得喜欢“轰轰烈烈”的华妃,就算重来一遍,也还是会走老路的。她对爱的热忱,饱满,不也是她最可爱的地方么?

所以当华妃知道自己一直以来笃信的爱情幻想都是皇上制造的谎言时,她才可以抛开所有执着,毅然离开。这一刻,复杂的、立体的人性,让观众感受了太多情绪。

华妃是有骨有劲的,她的美也是外扬的,虽然浓烈,看起来不好惹,但也有不外露的只交付爱人的温柔。后来《延禧攻略》里即使是照样跋扈、嚣张、凌人的高贵妃,也没有这种触动了。


记得蒋欣在一个节目里说的,当年拍完《甄嬛传》后,她情绪低落,还是用了好些时间和角色告别的。

华妃就像是从她身上割裂的一个影子,她最爱华妃火辣辣的性子,而我觉得,她们在某一种程度上也是极其相像的,比如当初蒋欣自己把“华妃”角色争取回来时的那种想在人生的某一个点上使劲用力,不到点便不罢休的猛劲。

可以说,与华妃的深度共情,是蒋欣塑造这个角色最好的灵药。




可华妃火了,蒋欣好像也把自己停在这里了。

她后来也出演过蛮多角色,虽然大多都有年世兰的影子,敏感、辛辣、跋扈,可却再不见那种格外鲜活的复杂性了,而是乏味的、脸谱化的老式刻板形象。

前阵子热播的《我们的婚姻》就是一个例子。蒋欣在里头演的董思佳,是高管,是女强人。

她在戏里经常把女性在职场上不被平等对待的金句挂在嘴边,可另一边,内心里又是不认可为了她的事业而全职在家照看孩子的丈夫的。


换个角度看,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刻板呢?她对职场、家庭不同价值的默认,也是换了个维度,促进了对职场女性的不平等呀。

她把“利益”当作衡量所有的标准,也是在无意识中,物化了自己的世界。


再看《欢乐颂》里的樊胜美,也逃不开对自我的物化。最记得故事开篇就描述了她对财的渴望,她恨嫁、拜金,以美自恃,可即使是拥有“拔尖”的外貌,也无法令她拥有安全感,因为在她的恋爱博弈论里,女性是随着年龄而决定的“消耗品”。

虽然后来编剧又为这些行为特意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让原生家庭来背锅,由此来突显樊胜美成长苦路中的独立。

可她真的独立么?说到底,她心底的自我缺失、对年龄的恐慌,才是悲剧的来源,也是错误观念的推手。


而《小舍得》里的田雨岚,就更像是樊胜美的中年写照了。她是用力过猛且时刻焦虑的母亲。

因为小时候家里的贫乏条件,田雨岚也有着对“成功”的向往。可她的成功与否却是依赖着对比而来的,比家庭、比儿子的学习成绩,但全然忘了家人的感觉。

记得戏里好多场她对儿子的辩驳,说了好多人生的不得已,可每回的落脚永远是——“看我多好,这都是为你做的一切”。


她是拧巴的,也是矛盾的,为了儿子能获得金牌班的入场券,她求母亲放下身段讨好继父,没事时,又鄙夷母亲的“软骨头”。她们都是自己成功欲望的受害者,也是悲剧的推手。

而在这些戏里,更让人深刻的甚至都不是角色本身,而是蒋欣的哭戏。四平八稳的技巧,是她闭着眼睛也能演的东西。


更别提在《花千骨》的夏紫薰和《守婚如玉》里的华莎了,也只是编剧用作女主角爱情雌竞的工具人而已。在这些角色里,足够酷的、有新鲜意识的女性还是太少了。

华妃成为了蒋欣的经典形象,也固化了她的戏路、她对自己的认知。可更早些时,看过她的扮演,却都有更丰富、更得劲的角色。不是非得演“坏女人”才是惊艳的。


▲ 早期的蒋欣

比如清爽的四仙女,不是普通身份,却恰恰有勇气追逐平凡的爱情,直接、热烈得毫不含糊;比如《箭在弦上》的复仇女神,英勇且有谋,也是跳脱脸谱化的另一种酷。

而更早些的蒋欣,当然也是扎实有劲的。她从8岁出道,在演华妃之前,一直磕磕绊绊地走了好几年弯路。选角的都觉得她个子太高,于是试镜常被刷。

后来还是借着因缘巧合出演《大脚马皇后》里的侍女秋菊,才开始有了好的苗头。

▲ 秋菊

后来这戏的导演周晓文觉得蒋欣很有潜力,还推荐她出演《天龙八部》的木婉清,但因为各种原因,蒋欣还差点演不上了。

上节目时周晓文说,当时最记得的,是他让蒋欣心里做好准备,角色可能成不了了,可蒋欣说她会等,甚至可以等到开机。

▲ 木婉清

就是凭着这股劲儿,蒋欣交出了好些记忆深刻的角色。说实话,蒋欣是能选好角色,也是能演好角色的,可如今,或许是失去较劲的力气了,也或许是国产影视剧角色的缺失,蒋欣从塑造角色的惊艳,到只留下了“哭戏卖力、抢眼”的记忆点,多少是遗憾的。


华妃会是蒋欣最后一个“狠角色”么?

我想,与其说后来的角色们不够狠,不够有力,不如说还是太古板了。编剧只顾着刻画女性的困局,却少了能发现她们新鲜力量、消解刻板的眼睛。那些更重要的、鲜活的,更有启发性的隐喻。

而演员,也是有选好角色的能力和义务的。说到底,我们看影视剧,不就是期望在荧幕里,看女性的新潮劲儿,看她们跳脱标准的美么?

要是只留有旧式的展演,那可就太没意思了。


▲ 小时候的蒋欣

内容编辑:Nico




来聊聊

你怎么看?


[Miss F ]
和你一起收集生活灵感
业余观察繁华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