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央视女记者,如此低调,却有很多人喜欢,为什么?
2016-07-03
首页微信精选这位央视女记者,如此低调,却有很多人喜欢,为什么?

来源|CCTV看点


《焦点访谈》《东方之子》《新闻调查》《央视论坛》……通过这些节目,不少观众都喜欢上了一位秀外慧中、富有哲理的央视女性。




她就是董倩。摸爬滚打近10年的资深记者和主持人,董倩的工作经历让人羡慕:香港回归、50年国庆、澳门回归、申奥成功、APEC会议、中国加入WTO等央视一系列重大活动报道。

 

这样一位亲切、朴实,却业务出众的电视强人,是如何炼成的?

 

成熟、干练的背后


1995年10月,董倩刚刚走出北大校门,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央视的招聘考试,并顺利通过了入台考试,进人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工作。


“之前根本没有想过会从事电视方面的工作。我是学历史的,对新闻知之甚少,可以说,我是伴随着央视电视新闻的发展慢慢地成熟起来的。”董倩说。



刚出校门的董倩对于电视是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年轻的她没有社会经验,没有工作经验,甚至不懂编辑机。


“当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地坐在分给我的办公桌前不知所措时,那种自卑几乎要了我的命。”


在《焦点访谈》工作一年后,董倩到《东方之子》做出镜记者。


董倩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大型直播节目,“直播对记者的现场采访能力要求更高,记者要做的是更加敏锐地把握现场以及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


或许正是凭着这种勇于自我挑战的拼搏精神,才有了今天成熟、干练的董倩。



 

2000年她加入《新闻调查》,“这是一个全面培养出镜记者的好地方。出镜记者在第一现场,其他人都是在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事件,所以他们的采访和挖掘深度尤为重要。”


经过7年多记者生涯的积累,董倩又站到了《央视论坛》主持人的位置上,“从做现场记者到进入演播室做主持人,我的速度可能快了些,但既然受命于此,就要尽力干好。”这是董倩的一贯风格。


“稻子熟了才弯腰”


“北大的4年养出来了清高、比别人多上几倍的自尊,甚至是傲慢。”刚刚从北大毕业时董倩自信满满的,经历了初次接触电视的茫然后,原先的自信被汹涌而来的自卑所取代。


在一个人从学校到社会,从年轻到成熟的过程中,适度的自卑是非常好的,它会推动你向前。当你知道自己这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克服缺陷的过程就是努力向前的过程!”如今的董倩表现出的是虚怀若谷的平静。

 

 

董倩的家教很严,父母从小就教育她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丢掉做人的最基本原则。“稻子熟了才弯腰”,这是父亲经常教育她的一句话,所以董倩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亲切、朴素、自然,而她也说自己总是带着些“学生气”。

 

已成为央视名记者的董倩,生活依然保持朴实、低调。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抛头露面是必然的,但我只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众多环节中的一个环节,是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必然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其实,电视有时候挺不公平的,有那么多的人参与了电视节目的选题、策划、编辑工作,最后观众记住的却往往只有露脸的公众人物。”

 

“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我觉得自己当记者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我真的不知道除了干记者这行,我还能干些什么。”董倩很坦然地说。


“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这是董倩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支撑她在新闻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


‘努力+机遇’是每个人成功的砝码,我是一个被动型的人,有机会就抓住,没有机会就做自己的事情。”董倩说她不是一个爱空想以后要干什么的人,喜欢专心地把正在做的事做好,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央视论坛》是一个评论性、互动性、交流性很强的栏目,它要求主持人能引导谈话的进程并推动与嘉宾的讨论,这对主持人董倩要求更高了。“面对采访对象,最重要的是真诚,要用心交流,要了解对方,让对方信任你,这样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和你交流,才能获得更准确深入的资料。


《央视论坛》这个节目中请的嘉宾都是专家,要想与之平等地对话,就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这样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以坐在他面前。”董倩多年采访的经验之谈,正是这种不卑不亢的平等心理让观众喜欢上了平和、亲切的她。

 


董倩每天的工作都很忙,周末有时晚上9点才回家。


平时她常常用散步的方式来放松,这种休闲方式恐怕也只有真正拥有淡雅情趣和平和心态的人才会喜欢,因为只有他们能领会到,平平淡淡才是最真。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