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南宋的遗韵
2016-07-31
首页微信精选邱华栋:南宋的遗韵

邱华栋,著名作家,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祖籍河南西峡县。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正午的供词》《中国屏风》《长生》等,系列短篇小说《社区人》等。曾获得庄重文文学奖、《上海文学》小说奖、《广州文艺》小说奖、老舍长篇小说奖提名奖等多种奖项。多篇作品被翻译成日文、韩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越南文发表和出版。


来过宁波几次,都没有把宁波与南宋王朝联系起来。听说宁波郊区有一座东钱湖,面积比西湖大四倍,湖边有一座南宋时期的石刻雕塑艺术公园,我兴趣大增,一定要去看看。于是,在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我来到了东钱湖边。



东钱湖


东钱湖有“太湖气魄、西子风韵”的美誉,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我看那地图显示,它位于宁波市的东南郊,由谷子湖、南湖、北湖组成,骑车或者开车环湖一周,道路蜿蜒,长达四十五公里,是宁波人游览的好去处。而自古以来,东钱湖都是浙东的著名风景胜地,而其点睛之处,就是东钱湖的南宋石刻雕塑群。


我对宋徽宗的美术书法作品印象深刻,也知道南宋王朝是一个偏安一隅、偏爱艺术的内缩式的朝代。这样一个朝代,喜欢精致的生活,不喜欢打仗,当时也打不过北方的游牧民族建立的金国,只好龟缩在杭州一带,过着小王朝的小日子。在宁波听说东钱湖这里出土的南宋石刻、雕塑,在中国石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很吃惊,就十分想看看。我知道,中国古代的石刻造像,精品集中在北魏时期的佛教石窟,那个时期的佛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高峰。此外,汉唐皇帝陵园、大臣墓葬也有一些石雕,文臣武将,石马、石虎、石狮子,等等,或排列于墓道两侧,或以其他方式拱卫墓地,是我们常见的雕塑类型。



南宋石刻雕像园


进入东钱湖的南宋石刻雕像园,听导游介绍说,偏安南方的南宋几代帝王,做梦都想死后重新归葬于河南巩义市的大宋皇陵,与北宋时期的祖先七代皇帝在一起。因此,南宋皇室建在绍兴有六座陵墓,大都是草草成就,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作“攒宫”,意思是暂时栖身于此,是攒起来的,不是认真盖的,终将北归埋葬于中原。因此,在绍兴的南宋王陵基本没有可以代表南宋美学风格的陵园石刻。这是十分遗憾的。但是,恰好,这一空白被宁波东钱湖的南宋宰相墓地所取代,因此,东钱湖的石刻雕像群,就来源于这里的南宋宰相的墓地。


到了东钱湖,一看便知,东钱湖的周边地区风水非常好。但见山林起伏不大,湖水荡漾,滋养着一片水土,湖山宁静,玲珑氤氲,非常有文气、仙气和静气。因此,南宋重要的四位宰相,都将自己的墓园选在了这里,他们是:史浩、史弥远、郑清之、史嵩之。这四位彪炳史册的权臣宰相,主要服务于南宋的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五个皇帝,按照历史时间,是从公元1127年到公元1264年,前后历时一百三十八年,基本涵盖了南宋王朝一百五十二年历史的绝大部分,可见这四个宰相的历史地位。有趣的是,在东钱湖边埋葬的四位宰相的其中三位,都姓史,而他们恰好是祖孙三代。如今东钱湖出土的石刻雕像,大都是出于史氏三代宰相和他们家族的墓地。这里的宰相墓地的整理发掘,前后也进行了多年。现如今,这几座宰相墓的墓道石刻,成为我国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美的墓道石刻遗存,由此建成的东钱湖南宋石刻博物馆,就是保护、研究和展示这些石刻艺术和雕塑艺术的平台。它坐落于东钱湖东岸的黄梅山麓中,十分幽静安谧。


天空中飘着毛毛细雨,我们一行在山林间穿行。青苔覆盖在石阶上,这座雕塑园有牌楼有石马,尤其是各类石马,简直是缩小版的马,秀气如羊和狗,完全不像是马匹的雄健壮硕,这让我想起来南宋政权的内倾、萎靡和文弱。东钱湖边的南宋石刻雕像艺术园,由室内陈列和室外陈列两大部分,以及周边的一些石刻分布点组成。这里的南宋时期的石刻艺术遗迹,由史渐墓道、史弥远墓道等四处墓前石刻组成。这些墓道长度在五十米至几百米不等,墓道按王公礼制,从下而上,大都有神道坊、石笋、石鼓、石羊、石虎、石马、武将、文臣等雕像,相对排列。这些文臣武将、蹲虎、立马、跪羊的雕像,分别代表了“忠、勇、节、义、孝”。


我特别留意观察了文臣武将的雕塑,但见这些高大的石刻雕像精美传神:武将一般都是戴盔穿甲,双手握剑,威武肃穆;而文臣戴冠穿袍,双手执笏,沉静含蓄。在东钱湖南宋石刻造像中,造像工匠对于将军的武器装备显然十分重视。武将的铠甲兵器,都精雕细刻,栩栩如生。这种写实的功夫,为历史石刻武将中的佼佼者。缺少悍将的江南,武将的北人南相也是一大特点,因此,石刻中的武将也都是一副儒将之风,表情甚至都有些甜美,让我惊异。至于那些文臣的雕像,则更加的文弱了。南宋的士大夫温文尔雅,循规蹈矩。东钱湖南宋石刻中的文臣,表情含蓄,慈祥和蔼,表现了文臣士大夫很高的修养。


从雕刻艺术上讲,这些文臣武将、石马石虎,在雕刻工艺上都不留刀凿痕迹,追求一种塑像的细腻效果,这是在“写真”指导思想下的产物。石像的细节部分高浮雕、镂雕、透雕等技法的综合运用,表达了所塑造的对象的某些细节,给人以真实的厚重感。如果靠近雕像,可以看到,在文臣武将的衣褶带纹的线刻中,工匠是那么的精心,他们力求表现质感和厚度,没有一根是不合理的和多余的,所有的线刻都忠于人物造型的真实性。雕刻手法精到洗练,衣褶组织粗中有细,简中存繁,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说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从表情上看,都是甜美安详的,雕工都是繁复细腻的,折射了南宋王朝的内敛和文弱。


南宋王朝的确是偏安和萎靡不振的。从史书上看,决定南宋王朝命运的“江南十八战”的第一仗就非常惨烈。这场战役中,宋兵完全溃败,金兵下令焚烧明州城池——古代宁波叫作明州,明州从此毁于一炬。如今只有一点断壁残垣,诉说着时代的沧桑。南宋一朝,大都是文臣执掌兵权,以守御为国策。东钱湖南宋石刻中的瑞兽,老虎不威风、骏马不暴烈、山羊不倔强,无一不给人以驯服温顺的感觉。这显然是一种时代的风格印记。我记得我曾经去看过汉武帝及其大将的陵墓,霍去病等大将墓道边石兽的浑厚大气,坦荡自信,在南宋的石刻艺术里面是没有的,有的是南宋式的稳定安详,所有的猛兽烈牲,一律被排斥于时代之外了。


在东钱湖南宋石刻雕像艺术园,我看到了南宋时代审美艺术的遗韵,那种内倾和萎缩的、精致和细节的、含蓄和温和的美,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凋谢、再生,并凝固成了一个时代的永恒的审美特点。

 

本文摘选自《小说家的散文:游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