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一整天,居然没人敢骂一句?
2021-06-23
首页微信精选刷屏一整天,居然没人敢骂一句?
 
短短一个月之内,因为两个连续爆出的娱乐新闻事件,“舔狗”一词再次走进了大众视线。
 
紧跟着,各种关于“舔狗”的段子也接踵而至——
 
“宝,我今天去输液了,输的什么液,想你的夜。”
“宝,我今天去种地了,种的什么地,对你的死心塌地。” 
“宝,我今天去吃面了,吃的什么面,突然想见你一面。”
 
这些段子好笑吗?我承认,的确是好笑的、能够让人一乐的。
 
但同时,我也必须要说一句,我真的非常讨厌“舔狗”这个词,无关它用在谁身上。
 
我讨厌的就是这个词本身!!!


“舔狗”
模糊了追求的界限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先来看一看“舔狗”一词本身的含义。
 
作为一个2016年出现的流行词,它原本是用来形容那些在追求异性时,明知道对方不喜欢自己,仍然毫无尊严和底线,像狗一样去跪舔、迎合对方的人。
 
据说,当时是从“屌丝文化”、“跪舔”这些早期出现的网络内容中延伸而来的。
 
百度百科对“舔狗”一词的定义
 
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个好词。
 
“舔”+“狗”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用来形容人类的某种情感状态或者在感情中的某种行为特征。
 
其中的“贬低”“嘲讽”意味更强。
 
 
当然了,如果一个人单纯把它用来当作自己“爱而不得”的自嘲,倒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在于,我们不能把任何主动追求且没有得到回应的行为都归类成是“舔狗”行为。

就目前的现象来看,“舔”的界限早已变得模糊,严重降低了“付出”的门槛,又弱化了一些问题的严重性。
 
随随便便说几句土味情话,每天发几条早午晚安的消息,没有任何实质性付出的行为——这就叫舔狗了?
 
虽然对方不喜欢自己,但也难以抑制自己依然喜欢和想念对方的情绪——这就叫舔狗了?
 
我不禁想问,所以怎样才不算舔狗?
 
喜欢,但就是不说;追求,却从不示好;被拒绝,立刻移情别恋——这才配叫“不是舔狗”吗?
 
更遑论那些根本不在乎对方感受、打扰对方、逮谁“舔”谁,拿着“我爱你”的名义对他人进行骚扰的行为——这又岂是一句“舔狗而已”能轻轻带过的。

每次看到这些,都忍不住想问一句,有的人是不是对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别人都把你删了,你还要换个号加人家?
 
况且,这实质上也是对「被追求者」的一种绑架。

是在变相地告诉被追求的一方:
 
“你看,我都像狗一样趴在地下舔你了,都这么卑微了,你居然还不理我,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吧?”
 
对于这种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个人认为,绝对不值得倡导。



“舔狗”

贬低了付出的真心

 
话又说回来,最初“舔狗”是用来指代那些明知道对方对自己没有好感,仍然用热脸去贴对方冷屁股的人。
 
但现在,这个词显然早已被滥用和泛化,变味了。
 
如今,只要在亲密关系里一方比另一方付出得多,或者其中一方的爱没有得到回应。

人们就会自动把处于弱势的一方称作是“舔狗”。
 
 
更值得注意的是,说一句“你是舔狗”,可不止开一句玩笑、随便给人贴上一个标签这么简单。
 
当一个人给身边另一个人贴上“舔狗”这一标签,便意味着:TA在将这个人视作是不自信、不自爱、没有尊严和底线、缺爱、缺乏自我认同......的人。
 
或简单说来,这就是在骂单方面付出的人是“垃圾”。
 
人都恐惧单方面的付出,都害怕自己投入的心力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打了水漂。有些人为了排解这种恐惧,就会去嘲弄、贬低那些单方面付出的人。

似乎只要用“舔狗”一词和他们划清界限,自己就不会身陷相似的困境。

而这,对于那些真诚对待感情、付出了真心的人来说,显然是很不公平的——这会误伤那些付出了真心的人。

这也是我反感它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习惯被爱,就有人享受付出和被需要的感觉。


被爱是幸福的,能够去爱的人也是幸福的,爱而不得也依然去爱的人……谁又能说Ta一定是不幸的呢?

 

有时候,当事人自己都难以用言语来精准描述,作为旁观者,更不应该如此粗暴地用“舔狗”一词,将他人的感情一概而论。

 

“爱和被爱何者更幸福”本身就是一道辩题。


你可以支持任何一方,但你没法否认的是,这是一个关于“何者更幸福”的讨论,而不是“幸福 vs 不幸”的对决。

 

“舔狗”
教唆人们不要认真对待感情

 

最严重的是,“舔狗”一词的滥用,伤害的不仅是那些真诚对待爱情的朋友。

 

当它在不知不觉中充斥着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时,会在无形之中影响人们的感情观。


因为这两个字,有着教唆人们“不要认真对待感情”的嫌疑。



就拿那句最典型的“舔到最后一无所有”来说。

换个角度来看,这句话所传递的观点其实是面对感情不要主动、不要表达心意、不要付出真心。
 
和那句“认真你就输了”并无两样。
 
到最后,为了避免遭到他人的嘲笑,避免被贴上“舔狗”的标签,很有可能导致所有人都在爱情面前都变得小心翼翼、变得懦弱。
 
这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爱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爱意往往也是情不自禁地流露。
 
因此在我看来,只要在尊重他人、不构成骚扰的前提下——

即便在爱情中扮演了「主动者」的角色,即便没有得到期许的回应,也不意味着这个人就低人一等。

我永远喜欢那些真诚的人,欣赏那些勇敢的、以诚相待的感情。
 
至于其他人,你可以不理解他人的感情观,但也不该随便贬低、嘲弄他人的感情。
 


爱给人贴标签的习惯
该改改了

 
有没有发现?当代人似乎热衷于给他人贴标签、扣帽子。
 
在爱情里成为主动追求的一方,就会被叫做“舔狗”
 
同理心稍微强一点,对一些事情心生怜悯,就会被称作是“圣母婊”
 
站在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会被定义为是在“带节奏”
 
还不能为自己辩解,一旦辩解了就是在“洗地”
 
轻易进行判断,随随便便下定义,粗暴且狭隘地把人类分成几大类类似的例子多到数不清。
 
 
作为人类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流行语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积极作用。

它们的出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这一点不可否认。
 
但同时,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贴标签,随便把“舔狗”这种词安置在他人身上,用单一、简单化的语言消解了事物本身的复杂性,便会导致“语言污染”
 
它影响的不仅是日常交际。
 
它斩断了我们真正理解一个人,深度参与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可能。
 
 

试想,当你的朋友跟你倾诉,说自己无法忘记/放下那个喜欢的人。

 

而你轻飘飘的拍了拍Ta的头,说:“你怎么也像条舔狗。”

 

你的朋友有没有真的失去Ta的恋爱对象,我不知道。

 

但我确切知道,你又失去了一个朋友。



在留言区谈谈
你对于「舔狗」这个词的看法吧!


关注并为七门点亮星标
每晚9:30,等你一起用观点撕开世界!




作者:穴鸟
视觉: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