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和Beyond真的被神化了吗?
2021-06-30
首页微信精选黄家驹和Beyond真的被神化了吗?




一转眼已经过去了28年,1993年6月30日,在日本富士电视台录制节目期间坠落舞台的黄家驹,因重伤不治身亡,终年31岁。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黄家驹和Beyond真的被神化了吗?





黄家驹(1962.6.10-1993.6.30)


对于一个80后的乐迷来说,Beyond和黄家驹是两个很难绕得过去的名字,我们的童年里并没有网易云或者虾米、酷狗,那一盘盘磁带就是与流行音乐世界接轨的唯一方式——除非你选择了电视里那些晚会歌手。

 

我不想特别煽情地说一句“我是听着Beyond的歌长大的”,但是事实上在我的少年时光里,Beyond的音乐占据了我的很大一部分人生,他们的磁带我也忘了我买了多少盒,虽然如今知道那些大多是盗版带,而操蛋的盗版商往往会把不同专辑的歌曲翻来覆去的组合起来。

 

于是为了仅仅是某一个没有听说过的歌名,天晓得当年的我花去了多少早饭钱。

 

我想全中国应该有无数个像我这样的80后有过这样的体验吧。


Beyond


在如今再谈Beyond或者黄家驹其实是一件非常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伴随着所谓“B斗士”的兴起,似乎再承认自己曾经很喜欢Beyond的歌是件很跌份儿的事情。毕竟谁也不想被划分到持有“Beyond是世界四大乐队之一”,“黄贯中是亚洲第一吉他手”之类言论的人群中。

 

就我个人而言,当滚堂的文章同步发送到各大媒体平台的时候,我的每期月度国摇新歌榜底下总是不时冒出来两句“为什么没有Beyond”的评论,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就像很多人对韩国明星说不出的厌恶感源自那些毫无节制的韩粉;“B斗士”们也没少给Beyond招黑,因此有很多人会倾向于走到河的对岸:所以在知乎上有个反响强烈的问题“黄家驹如果活着,现在是什么地位”底下,高赞答案俨然是一条鄙视链的狂欢。


类似的评价是知乎主流


死亡也许对神化一个人有着关键的作用,但将Beyond的音乐全盘否定,就难免不显得有些矫枉过正。

 

对我而言,就算排除掉那些情感上的因素而言(也是因此,我似乎从来没有写过任何和Beyond有关的文章,就像我也极少去写自己喜欢的其他乐队一样),我依然觉得Beyond是一支非常优秀的乐队。

 

早期的Beyond无疑更多是接受的来自硬摇滚、重金属和艺术摇滚的影响力,黄贯中等人组成的分支乐队高速啤机就是妥妥的金属范儿;而在Beyond的首张专辑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歌《Long Way Without Friends》中可以轻易听出早年的黄家驹深受大卫·鲍伊的影响。




《Long Way Without Friends》


接下来的《亚拉伯跳舞女郎》到《现代舞台》大概标志着艺术摇滚此路不通,但随后的两年里,Beyond还是凭借着在流行性和摇滚乐之间的平衡走向了商业性的最高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黄家驹就写出了多首至今依然被广泛翻唱,一代又一代乐迷熟知的名曲。

 

你确实可以凭借金针奖或者金曲奖的得奖名单给同年代的Beyond、达明一派、太极和温拿排个座次,但是你能想起来上一次在大陆的电视节目里听到翻唱后三者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吗?


近年,邓紫棋翻唱Beyond的舞曲版《喜欢你》依然赢取了无数的年轻乐迷


也许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人们获得音乐越来越方便了,所以现在的乐迷的口味才会变得更加刁钻。

 

我很难向你们解释当我第一次听到充满阿拉伯风情的《亚拉伯跳舞女郎》那张专辑时,有多么的吃惊。但我也完全可以理解,当现在的年轻人日常音乐食谱都已经包括从布鲁斯到兰草、从Dubstep到说唱的时候,来自80年代的某些音乐会显得有些“老掉牙”。

 

但你不能否认他们的有些旋律真的很出众,而且也很隽永。你或许会觉得把旋律写的口水一点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1645也好,卡农进行也好谁都会啊。我也不想跟你较这个真,我只想说,如果真的有哪个音乐人有机会写出来《真的爱你》或者《海阔天空》,即使他们内心认定这就是一首大俗歌,他们也一定会把它发出来的——因为它是真的很好听啊。


黄家驹


而我觉得能够支撑Beyond在乐坛继续留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在偶像和乐队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我在知乎的回答里看到有人在拿Beyond和今天的TF Boys比较,又说他们就是那个年代的偶像组合。这点我不能苟同,Beyond与偶像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从来都把音乐放在首位,即使出席过一些综艺节目,但你也往往看到他们在配合节目环节之外,还要现场弹上一两首歌。

 

如果放在今天来说的话,当年的黄家驹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商业头脑的乐队经理,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把Beyond做成一个主唱在前台,后面三个伴奏乐手的形式。所以在Beyond的歌曲中,我们会看到四个人都有发挥,而且是从作词作曲到演唱上全面的展示。这是Beyond偶像的一面。


Beyond


另外一面,乐队的几个成员虽然没有到达什么“亚洲第一”的程度,但他们平均花在练习上的时间是有保障的,巅峰时期的黄贯中、叶世荣等人基本功还是相当扎实的。至于黄家强,他的那首《冷夜雨》又被多少贝斯手拿出来吹过牛逼呢?


黄家驹的吉他水准虽然谈不上多好,但要说到主唱,那么多听着他歌长大的80后,有几个有自信敢说自己能唱出他的味儿来?何况很多首Beyond的歌其实并不好唱。

 

而大家都爱黑的那支台湾乐队,就算是乐队的狂热粉丝,恐怕也不会拿乐手的技术出来吹逼吧,因为根本就连想象空间都没有啊。


这就是偶像乐队和Beyond的区别。


黄家驹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黄家驹说香港没有乐坛,因为那时的歌手都以翻唱日文歌为主,这样成本低效果好,而对原创歌曲越来越不重视。我不敢说这句判断是否应验了今天萎靡的香港乐坛,但如果整个音乐圈都不思进取的话,后果也自然可想而知。

 

我今天再提Beyond,也并不是想通过神化黄家驹的死把他们推到一个高不可攀的地位。我只是觉得或许我们今天不怎么珍视这份音乐的遗产而已。一部分人是对他们视而不见;另一部分人则是完全固步自封,这都不是我希望看到的情况。

 

1998年,我在我姐姐的单放机里第一次听到《真的爱你》,那时我觉得这首歌真是棒极了。而后我陆续买过几盒Beyond的磁带,但直到一年多之后,我才听说这个乐队的主唱黄家驹早已经过世。

 

而我甚至以为那个人在骗我——他多半是把黄家驹和陈百强弄混了吧。



这是一个80后小镇青年的悲哀,而你们今天只需要在网络上花费10秒钟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所以Beyond和黄家驹真的被神化了吗?你可以从打开网易云认真地听他们的歌开始,再做出你的判断。至少,你不用再多花那么多的早饭钱。





滚堂纳新

急需:责任编辑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