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 | 地图披露日本早有侵华野心 7月7日你该知道的还有很多…
2015-07-07
首页微信精选起底 | 地图披露日本早有侵华野心 7月7日你该知道的还有很多…


△今天是七七事变爆发78周年纪念日

  今天7月7日,78年前的今天,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78年后,事变背后的事实和真相愈发清晰。日本档案揭开了当年日本侵华蓄谋已久的野心;“死字旗”见证了“父与子”两代中国热血男儿保家卫国的豪情。“七七事变”的背后,还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事。


△中国军官和日军对峙

  卢沟桥事变爆发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第29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答:“卢沟桥是中国领土,日本军队事前未得我方同意在该地演习,已违背国际公法,妨害我国主权,走失士兵我方不能负责,日方更不得进城检查,致起误会。”

  随后,日军强行攻击中国驻军,炮轰宛平城,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勿忘历史!回顾七七卢沟桥事变

  父义子忠:“死字旗”背后的民族魂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节节败退的战事,使得南京国民政府被迫退守重庆。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半壁江山的沦陷燃烧着每一位国人的心。四川安县曲山镇的一位小学教员王建堂,按捺不住心中悲愤,主动请缨,杀敌报国。

  王建堂提出请缨杀敌的志愿后,很多志同道合的青年纷纷响应。很快,王建堂就组织了一支170多人的队伍,取名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


  时任安县县长的成云章,很快批准了王建堂他们的恳请,将他们统一编入了当时的安县义勇补充队,并以县政府的名义,在县城公园门口,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

  就在欢送会的前几天,即将离家的王建堂来跟父亲辞行。此时,年近六旬的父亲王者成才得知,儿要为国尽忠的决心。

  1937年,中国在对日战场上节节败退,外援补给也被日本人切断。由于武器装备落后,以当时的敌我力量对比,中国军队的伤亡数量是日军的数倍。对于中国人来说,战场更像是绞肉机,上战场就意味着死亡。

  儿子走后,王者成老人从镇上扯了5尺白布,并挥笔写下了一个大大的“死”字。

  抗日战争时期的安县曲山镇,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时被震成一片废墟。当年曲山镇的一个街道,就是王者成写“死字旗”的地方。


  儿子出征在即,年迈的父亲无法前往几十里外的县城送行,便托人将这面“死字旗”送至县政府,转交儿子,以壮行色。

  当这面“死字旗”展开时,在场之人无不为这旗帜上的文字震慑鼓舞:“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欢送会后,王建堂带着队伍经成都至重庆,被编入二十九集团军野战补充二团,经数月整训后,奉命调往湖北参战。

  从军后的王建堂,没有让父亲失望,他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常德会战、长沙会战等大小战役数十次,由于作战勇猛且指挥调度有方,先后两次获得战区长官部授予的甲级勋章。虽屡立战功,但战场的残酷,令他毕生难忘。


  当年和他一起请缨抗日的同乡,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王建堂也先后四次负伤,每次都是用“死字旗”包裹伤口。

  抗战胜利后,王建堂活着回到了家乡和父亲团聚,但那面沾满鲜血的“死字旗”却在战场上丢失了。

  1992年,王建堂在北川病逝,终年80岁。如今,这面珍藏在建川博物馆的“死字旗”,是王建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凭着记忆复制的。虽然只是一件复制品,但它依然在向人们讲述着,中华民族所经历的那段苦难与悲壮的岁月。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表示,有这样敢于战斗的儿子,有这样豪迈的父亲,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缩影,“死字旗”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民族要独立,要自强的精神。

  事变绝非偶然 日本蓄谋已久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性质,早已被世界认定。但仍有少数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将“卢沟桥事变”描述为一场偶发事件,甚至厚颜无耻地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是在帮助中国。然而历史的真相不容篡改。


△侵华日军炮轰宛平城

  事实上,在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就陆续增兵进入华北。

  1936年8月,日本制定的基准国策纲要声称,日本要继续军事扩张;1937年7月3日,就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几天,时任关东军参谋长的东条英机又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日军开始疯狂寻找挑起全面侵华战争的借口。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期待已久的借口出现了。

  迷路士兵成日本全面侵华借口

  年仅20岁的志村菊次郎入伍刚4个月,他也许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居然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略中国战争的导火索。

  牟田口廉也,是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所在日本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的联队长,“卢沟桥事变”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当得知志村菊次郎失踪后,他立刻以此为借口集合大队日军,企图进入中国士兵守卫的宛平城寻找失踪士兵。


△日本士兵志村菊次郎

  然而,就在日军还没有赶到宛平城的时候,志村菊次郎已经被找到了。原来志村菊次郎是因为迷了路所以没能立刻回到军营。

  此时的牟田口廉也却隐瞒了志村菊次郎被找到的消息,依然向中国守军蛮横地提出进入宛平城搜查志村菊次郎,他的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了中国守军的断然拒绝。

  三个小时后,按照牟田口廉也的命令,日军炮轰宛平城。由于准备充分,日军第一发炮弹就直接击中了宛平城行政专署大厅。

  地图披露日本早有侵华野心

  因为找到了日本政府和日本军部渴望出现的战争借口,挑起“卢沟桥事变”,牟田口廉也获得了金鹰三级勋章,随后被晋升为少将。一切事实表明,日本为进行全面侵华战争,早就已经在百般谋划。


△日军进入北京前门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张地图上,日本侵华野心暴露无遗,副馆长李宗远介绍说:“在一张东京《日日新闻》在1937年7月25日印刷、7月29日发行的地图上,中国各个地方盛产什么,农产品、牲畜都标的很清楚。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日本不仅仅是军事上战略中国,更重要的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日本做好了充分的侵略战争的准备,这场战争能说是偶然吗?”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浏览《抗战日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侯振海

编辑/王薇

历史不允许篡改,更不应该忘记。以史为鉴,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