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晚年是她这样
2021-08-19
首页微信精选如果晚年是她这样

上个月看到张艾嘉儿子发她的生日照,原来她儿子王令尘已经30岁了,在大陆创业做设计。以她的人脉,没让孩子当星二代,是很豁达的母亲了。


 

那张照片很朴素,没有七彩背景墙,巨大翻糖蛋糕,除了一家仨口没有外人, 不是明星而是知识分子的日常。

 

前几天在优酷又看到了一档张艾嘉的新节目,为了这个节目,她在两岸三地来回隔离了几十天,每天都精神饱满神采飞扬,很难想象她68岁了。

 

这是个文化纪实节目,叫《念念青春》。你可能会联想起张艾嘉的一部电影《念念》,她的青春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的影子。它这个名字让我想到了很多美好的事物:恋恋风尘、鹿港小镇、海风、渔村、街角的唱片店、碟店,磁带上圆圆的黄色的“滚石”商标。


 

嘉宾名单简直了,用豪华二字都俗了。有旧友周华健、刘若英,也有新朋周深、五条人、丁真,还能看到潘越云、齐豫、万方、黄韵玲、李心洁、孙燕姿、辛晓琪。。。。。看到这个名单,眼泪快掉下来,就差罗大佑了。

 

为什么叫念念,除了嘉宾会带着张艾嘉走过TA过往岁月很珍重的地点之外,还会穿插着一场朗诵会,来的人有粉丝、有好友,有意料不到的人,他们与嘉宾的青春是相融的。

 

我肯定是先看周华健,他是我追得最久的偶像,买专辑算什么,我甚至看过他每一部电影——哪怕他在电影里总是苦笑,还为他写过四万字的传记。

 

我迷上他是听了一盘磁带:《今夜阳光灿烂》,是他巡回演唱会的集锦。怎么有这么有趣的歌手?不但唱得好听,说得也好听,很稀有的没有攻击性的幽默感。


 

《念念青春》请来他的台大同学,有做医生的,周华健说:你听他唱歌,就知道他一定是个很好的医生。



我的偶像也有他的偶像,周华健喜欢披头士,也喜欢李建复,就是《龙的传人》原唱,王力宏的表叔。

 

张艾嘉陪着周华健一起去淡江大学,李建复的母校。然后李建复穿着唐装,慢慢踱了出来。周华健当然不会露出小粉丝一样的星星眼,那太假了,他用“哈哈哈”来掩饰这份意外之喜。


 

还有更惊喜的,念诵会上周华健的儿子周厚安也出现了,就是《亲亲我的宝贝》里那个小宝贝,他已经30多岁了。他说在家里的父亲是个与大众认知很不同的人,是个很有层次的人,这个是有内涵的评价。令我想起周华健曾经说过他妻子有天突然感慨说:华健,爱你不难,但有时你真的很烦。周华健当时有如雷击:哇噻,你也太懂我了吧!

 

很奇妙的感觉,如果不是有个这么大的儿子站在那里,你仿佛不会意识到周华健是个长者了,他还是我记忆中的俏皮、乐天和温暖。


 

屏幕上闪过他和妻子年轻时的照片,那时他四处跑场子,调音能调半小时,因为他算好了一首歌唱三分钟,绝不多唱。但滚石唱片只给他两千台币,他就辞掉所有驻唱工作,让老婆养了五六个月,因为喜欢这份工作,喜欢研究录音室里那密密麻麻的键。


 

他和张艾嘉是滚石公司的同事,滚石成立的第三张专辑是给张艾嘉出的《童年》,真正的元老,那时周华健还是助理。

 

他们一起合拍过电影《我要活下去》,演一对由于深爱只能放手的青梅竹马,因为张艾嘉的人生目标是成为商界女强人,必须和大家族联姻。


 

周华健和张艾嘉取出他们的青春——黑胶唱片,我的青春是磁带、CD。每所学校附近都会有磁带店,那时一张正版专辑10元,我一个月的零花钱也就10元。每次捧着珍宝一样买回来,先读厚厚的文案,他们都好会写,每个字打进少年的心里。那份轰然的心悸后来再也没有感受过,容易激动其实是青春期才有的馈赠。我还保留了一抽屉磁带,但是双卡录音机已经扔了,磁带也不能听了。


 

在周华健这里是愉快,在与张艾嘉羁绊更深的刘若英那里,是五味杂陈。张艾嘉说她一直想有个女儿,签了刘若英、李心洁之后,把她俩当女儿。确实,她的戏,只要是能带上她俩的一定带,能推荐的一定力荐,她俩不止一个贵人,但张姐是最重要的那个。


 

2004年的时候,张艾嘉与两位爱徒合写了《20 30 40》的剧本,各自写各自的故事。李心洁是异乡来的追梦少女,刘若英在大叔与弟弟之间徘徊,最终嫁了情绪稳定的陌生男人,张艾嘉则是毫不吝惜地展示了中年女人的伤疤与仓皇。有一场戏是她离婚后在夜店疯狂跳舞,回到家后一寸寸费力地脱掉塑身衣。她们曾经相约拍《40 50 60》,但应该很难实现了。


 

张艾嘉在节目里问刘若英:你是什么时候下决心离开(解约)我的?



刘若英在她面前既有些嗫嚅,又带着撒娇。她提供了一段录像,2009年她在巴黎,举着摄像机自拍,流着眼泪说她要记录下39岁的她。她抓着街头的外国人问他们:爱是什么?


 

张艾嘉问:你那时失恋了吗?还是特别不自信?刘若英说:都有。


 

她是2010年认识她如今的丈夫的,2009年应该对她是很重大的一年,她把这段经历对张艾嘉敞开,张艾嘉应该知道得比我们多得多。

 

刘若英入行时也是滚石公司的助理,陈升发掘的,和周华健一样,做了好几年都没机会发片。

 

她从小学古典音乐,进唱片公司之前祖母流泪了,她答应他们:如果三年还没出头,她就回去当钢琴老师。她是三年半之后发片的,因为先演了电影出名了,公司才给机会。


 

第一部电影是《我的美丽与哀愁》,同年拍了第二部《少女小渔》。这个剧本原本是李安执导,转到张艾嘉手里,她在公司看到刘若英,认准了一定要她演,刘若英凭借小渔拿了第一个亚太影展女主角奖。


 

张艾嘉在节目开头解释为什么她会对两个徒弟这么提携,她刚入行时李行找她拍《八百壮士》,已经定装了,又换成了更有名气的林青霞,对于她不啻是个打击。然后柯俊雄找她演了《我的爷爷》,得到了她第一尊金马女主,那时她就下决心,也要成为别人的贵人。


 

除了老友鬼鬼,能看出张艾嘉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她和周深一起回到重庆大学,他曾经报考过的学校,在操场上像学生一样跑了起来,那一刻,两个都是年轻人。


 

她和五条人回到海丰老家,探寻他们早年的演出地。张艾嘉问仁科:你未来理想的配偶是什么样的?


 

一贯很会逗弄主持人的仁科竟然无言以对了好一会,才顾左右而言他地把萧伯纳的名言搬出来:“想结婚的就结婚,想单身的就单身,反正你们都会后悔。”



 

他在张艾嘉面前收起了那套熟练的戏谑,这就是前辈做访问的好处。

 

看起来随意,实际每一期张艾嘉都找到了适合当事人的话题。周华健是亲情、友情,刘若英是爱情,周深是初入职场的选择,五条人是故土,她是真正去了他们长期生活的地方。

 

我想看她访问丁真,去理塘摸摸小马珍珠;想看她和李雪琴一起在沈阳的洗浴中心侃大山;想看她问更多她感兴趣的人。


 

记者最大的职业倦怠是对受访者失去好奇心,文化相关行业应该也如是。张艾嘉入行时是歌手,依次做过演员、导演、编剧、监制,现在又做了主持人。我不知道她有没有产生过职业倦怠,但能看到她转换跑道,并且在每一条跑道上都倾注全力。

 

我相信她能工作到70岁,甚至80岁,因为不停歇地工作,她显得年轻而有活力,青春仿佛并没有离她而去。一个人衰老的标志不是怀旧,而是在任何事上都认为人不如故,而后抱怨。

 

张艾嘉不是这样,她一直在认识新朋友,接触新领域,你能看到在《相爱相亲》里,她对大陆了解的程度完全像一个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人。


 

如果晚年是她这样的,那么就不用惧怕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