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感受最初的体验,寻找行之价值|专访极限挑战宝藏行·绿水青山公益季总导演施嘉宁
2021-08-23
首页微信精选在路上,感受最初的体验,寻找行之价值|专访极限挑战宝藏行·绿水青山公益季总导演施嘉宁
©镜像娱乐原创
文丨梁嘉烈
编辑丨张风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在东方卫视《极限挑战宝藏行·绿水青山公益季》新疆段的第二站里,观众或许可以更通俗地理解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

新疆段第二站,节目走进了被誉为巴音人母亲河的博斯腾湖。千百年来,博斯腾湖与巴音地区的雪山、绿洲、沙漠、奇禽异兽同生共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守护着博斯腾湖,也于博斯腾湖的照拂下,在丝绸之路上发展着自己的经济与文化。


《极限挑战宝藏行》走过的大兴安岭、库布齐沙漠、武夷山、霞浦、喀纳斯等,与巴音自治州是类似的,它们都是当代“生态保护”的绝佳样本。观众跟随节目探寻这些地区的山水、文化、人物、精神等宝藏时,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发展变迁”,或许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诚然,《极限挑战宝藏行》此类紧扣国家宏观战略的综艺,是可以被划分到“主旋律”综艺队伍中的,这也导致节目播出前,很多观众担心主题过于宏观,但播出以来,节目收到最多的评价却是“既有趣又有意义”,甚至有不少观众高呼“这样的综艺可以再来一打”。

近日,镜像娱乐独家采访了《极限挑战宝藏行》总导演施嘉宁,在这场对话中,我们探寻到了节目在娱乐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在环保理念的传递上的方法论,也对节目里这场“旅行”的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娱乐性与价值性的共存

好的形式,是一切综艺打开传播之路的基础。

“绿水青山公益为主题,以欢声笑语为伴”、“有笑点有泪点”、“好玩又有思想”,是豆瓣上大多数观众对《极限挑战宝藏行·绿水青山公益季》的直观评价。

《极限挑战》的老粉,大概都能在《极限挑战宝藏行》里找到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在根河、库布齐沙漠、武夷山、巴州等地的“寻宝之旅”中,节目嘉宾一路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入体验,都是被户外真人秀、身份局游戏、做任务等串联起来的。


曾打造过《极限挑战》第五、六、七季,以及《极限挑战宝藏行·三区三州公益季》的总导演施嘉宁,对借助身份局游戏为节目制造看点和反转早已驾轻就熟。就如在新疆段的第二站,秦昊、金靖、何洛洛等嘉宾扮演的“棉花商人”、“酱油商人”,为达成守护值拼尽全力,观众直呼过瘾。

可以说,娱乐色彩的注入,让《极限挑战宝藏行》走出了主旋律综艺的固有表达框架,变得灵动了起来。

但娱乐性只是节目的“包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去呈现生态文明带给时代的真切变化,才是节目的核心议题。跟随着节目组的步伐,观众看到了大兴安岭的森林对生态平衡的维持,看到了从沙海变绿洲的库布齐沙漠,看到了从落后的“小渔村”变身为海洋经济强县的霞浦等等。


娱乐,对《极限挑战宝藏行》来说更像是驱动价值传播的载体,吸引观众在一个更为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去关注这些地区的山水、文化、人物、精神等宝藏,去了解“绿水青山”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这才是节目的立意。
 
近一两年,综艺市场上也有一些创作者将目光瞄向了主旋律节目,但成功的并不多,究其原因,这些节目多数都是“二极管”,要么娱乐色彩消解了价值表达,要么就是一味突出正能量,缺乏看点。对比之下,《极限挑战宝藏行》在形式把控上的火候刚刚好。
 
“并不是说做大的社会议题,就必须完全和娱乐性脱钩。”正如施嘉宁所言,主旋律题材与娱乐色彩的结合是具有可能性的,关键只在于“如何去结合”。
 
仔细观察这档节目可以发现,它融合了娱乐、环保、公益、文旅等多种元素,但节目最终呈现效果是有序的,这也归因于节目创作之初,施嘉宁便有着清晰的底层逻辑思考。“我们知道为什么要做这档节目、为什么到这个地方、我们想给观众带来什么。”施嘉宁道。


“绿水青山”这一环保概念,是节目的宏观主线与宏观格局,每一期节目的制作都是以此为基础,去反推、统筹内容设计的。即围绕“绿水青山”将各个地区的宝藏与环保、公益结合在一起,并基于过于在《极限挑战》中对游戏环节的设计经验,让“寻宝”的过程变得更有可看性和趣味性。
 
就如节目首期探访根河之旅中,游戏环节的胜负始终与环保挂钩。嘉宾们一天之内前往寻宝地点所乘坐的交通工具,都将根据碳排放量定义低碳环保程度,最终转换为嘉宾的守护值,只有守护值最高的嘉宾,才能得到根河“林中精灵”的认可。
 
观众观看综艺的首要诉求,一定是满足休闲娱乐的需求,因此,刻板、生硬、说教式的节目才会屡屡劝退观众。对“老综艺人”施嘉宁而言,他深知“把过程变得有趣,让最后的立意变得深刻”,才是让主旋律综艺贴近大众的方法。
 
对于娱乐性与价值性的内在关联,施嘉宁也有着自己的辩证思考:“当节目没有顶层的内容输出时,所有的环节与内容都是空洞的,而当你有了精神追求和价值表达时,所有内容与环节的设计,都将为顶层输出而加分。”
 
润物无声的内核表达
 
好的内核,是一切综艺触动观众的灵魂。
 
剔除游戏环节,我们会发现《极限挑战宝藏行》就是一档纯粹的文化旅游观察节目,节目组和嘉宾们一路前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跨越屏幕带着观众参与其中,让他们在节目的视角下游历、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去感受节目所传递的生态环保理念与环保精神。
 
节目首期将镜头对准大兴安岭后,我们看到曾经以捕猎为生的鄂温克人成为了动物的守护者,看到当地的乌力库玛林场转型谋求绿色发展后,曾经的“砍树人”变成了“看树人”。

节目中“最后的宝藏”,也就是大兴安岭被砍伐的最后一棵树,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当地人在周围的树上系满了蓝色哈达,以传达对大自然的歉意与敬意。
 

这档节目并没有对“人类源于自然,也应当保护自然”这一大道理照本宣科,而是以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样本,记录着大兴安岭的人们从“征服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转身,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反思。比起高喊环保口号,这种细节更具共情的能量,也更易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我们要自然而然地传递节目表达的立意,而不是生硬的做宣传,生硬的做主旋律的表达,而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去感受。”施嘉宁告诉镜像娱乐。
 
不强行“上价值”,是节目一直以来都在坚持的特质,这不仅体现在节目对生态环保理念的表达上,也体现在对环保精神的诠释上。
 
《极限挑战宝藏行》走进库布齐沙漠后,白发苍苍的白富华爷爷站在穿沙公路和治理库布齐沙漠的起点,向嘉宾们分享着当地治沙的故事,随着白富华的话音,嘉宾们的目光也投向了远方,投向了这片由沙海变成绿洲的土地。
 
在这个镜头里,镜像娱乐仿佛看到了过去二十多年,白富华带着杭锦旗人民修建第一条公路的画面,看到了当地人一日日、一代代与黄沙战斗的场景。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片段,但背后蕴藏的是几代人的人生,是一个地区艰难的蜕变史,透过这些人的故事,我们或许才能知道何为真正的“环保精神”。


要实现这种润物无声的价值表达,对创作者有着极高的要求。创作者要真正走进这些地区,去了解当地的故事,去见证当地的变迁,并挖掘其中的动人之处,才能将理念与精神的传递更好地融入节目中,才能触动观众。
 
施嘉宁告诉镜像娱乐,对于每一个宝藏之地,节目组在内容创作前都会去率先踩点并深度调研。“通过踩点,我们看到了当地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更深刻也更通俗易懂地感受到了国家政策带来的发展。它与你看新闻、看口号是不同的,只有当你行走到那片土地,才能感觉到那种变化。”施嘉宁道。
 
《极限挑战宝藏行·绿水青山公益季》第三期播出后,不少观众感慨:“宝藏行真的有宝藏,第一次知道光伏板下面还可以种植农作物。”
 
其实施嘉宁与观众有着相同的感受,他告诉镜像娱乐,自己和团队也是探访当地的光伏基地后,才知道当地的光伏基地不仅可以发电、治沙,也可以通过环保生态与农业的结合,为当地的脱贫致富带来助力。施嘉宁在采访中感慨:“那时你才知道原来这个就叫金山银山。”


施嘉宁做这档节目想实现的社会表达,是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提升后,很多地方人们的生活确实在发生变化,环保生态保护了人们的生活,也让他们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好。

要实现这一内核传递,创作者本身必须“在路上”,因为社会体验才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凯鲁亚克曾在《在路上》中写道:“我总是惊讶地发现,我不假思索地上路,因为出发的感觉太好了,世界突然充满了可能性。”其实,《极限挑战宝藏行》也是一次不假思索的旅行,观众亦或导演在这趟旅程中看到的世界,都将成就“出发的意义”。
 
出发的意义
 
价值的产生,是一切综艺的最高荣光。
 
如果要圈出这档节目的关键字眼,无疑是“行”之一字。不论是节目对主旋律综艺的探索,还是导演在创作中对生态环保主题的聚焦,对整个综艺市场而言都是一次新鲜的“出发”,亦是一次价值之旅。
 
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打趣,《极限挑战宝藏行·绿水青山公益季》就是一档旅行安利综艺。就如第六期走进“人间仙境”喀纳斯后,节目的镜头从“水天一色”的喀纳斯湖转到碧绿茂密的原始森林,从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族,转到了馕包肉、烤狗鱼等新疆美食,堪称完成了对喀纳斯旅游的一条龙种草。


镜像娱乐搜索百度指数发现,在节目首期播出的7月4日,“根河”一词百度指数上涨近1.5倍,后面几期节目播出时,“库布齐沙漠”、“霞浦”、“喀纳斯”等关键词的百度指数都迎来了一个峰值,这是节目影响力和价值的最直观体现。其实,从网上观众们纷纷表示“看完节目想立马动身去旅行”也不难看出《极限挑战宝藏行》的种草效果。
 
采访中,施嘉宁告诉镜像娱乐,节目影响力对这些宝藏之地的反哺,也为自己带来了一种满足感和价值感。据镜像娱乐了解,《极限挑战宝藏行·绿水青山公益季》确实对不少地区的旅游、推广、特产销量等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施嘉宁也透露,甚至有不少地方主动找到了节目组,来寻求合作。
 
这档节目的价值意义,不止体现在宏观的社会层面,对综艺市场而言,这种新鲜的内容创作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价值。
 
近一两年,国内综艺创作开始向社会价值传递靠拢,市面上也诞生了不少关注当代人情感生活、职场生活等的综艺节目,但整体来看,主旋律综艺的数量并不多,少有的几档多数也受限于上文提到的原因未能出圈。因此,《极限挑战宝藏行》这种找到主旋律综艺正确打开方式的节目,对市场的意义或许是深远的。

施嘉宁总导演
 
采访中,施嘉宁导演有一席话令镜像娱乐印象深刻,在他看来,不是所有的综艺都必须向正能量或者主旋律靠拢,但我们的市场需要这样具有独特性的存在。“宝藏行这个节目有它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市场上的综艺节目可以五花八门,但一定要有这样一些节目,它能够有相对高的格局和站位,能够跟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等发展方向进行有机结合。”

从大环境来看,如“生态文明建设”这种国家发展的宏观大政方针,确实需要文艺领域的从业者和作品来担当宣传传播者的角色,让年轻一代在更通俗易懂的内容形式中对此建立认知。而从综艺创作来讲,我们也需要有创作者可以抛开单一的市场化考量,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维度去出发、去思考
 
当代年轻人其实正处于一个国家荣誉感和民族归属感不断上升的过程,同时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在提升,市场应该有更多创作者如施嘉宁般去相信,综艺的高阶社会表达是能被吸收、消化的。
 
“现在的网红景点越来越多,缺乏审美、虚假宣传的比比皆是,我们去打卡又能感受到什么?浮躁的风气下,社会可能亟需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藏之地,这是《极限挑战宝藏行》在做的,也是它最让我触动的。节目里很多地方都很美,代表着国家发展的缩影,但几乎都缺乏关注度,这是不合理的。”有观众在节目的评论区如此道。


当下,国内综艺市场正在加速变革,正如施嘉宁所言:“以前市场可能有一个很粗浅的想法,就是综艺节目就是为娱乐存在,但现在的观众更加追求意义感。其实从古至今,好的文艺作品,它一定是有精神价值的追求和输出的。”
 
对当代综艺创作者来说,在博观众一笑之外,或许更应该去思考,艺术创作需要坚守的时代表达和审美引领。


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编辑署名,违者必究

 ━━ 已入驻平台 ━━ 

━━ 视频号 已入驻平台 ━━ 

商务合作、投稿、应聘可添加微信:
ID1:love-travis
ID2:Course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