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第一敢说,又开始得罪人了吗?
2021-10-08
首页微信精选内娱第一敢说,又开始得罪人了吗?

前段时间,陈道明的一段痛批流量明星的视频出了圈。

他脸色凝重、语带愤怒地痛批这些人毁了同行声誉,并且发明了一个词“塑料演员”。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天下苦流量明星久矣”的观众叫好。果然还是老戏骨敢说。

虽然流量明星演技塑料早不是什么秘密,但敢公开怒怼的人,在流量当道的当下,确实能称得上“敢说”。像自称给行业添乱的汪海林,早已被流量界给拉黑了。


不过今天不是想谈他俩,而是谈另一个人。

早在“流量明星”这个说法泛滥之前,他就开始四处“得罪”人,批评演艺圈的各种乱象。

近期,他自己开一档节目。这一次,恐怕再也没人能拦得住他。


戏儒人生



都猜到是谁了吧,老戏骨李诚儒老师。

去年他参加一档综艺《演员请就位2》,因其毒辣的点评出了圈。“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这12字箴言,小火了一把。每每遇见让人脚抠地板的表演,大家都会随口说出李诚儒的这话。


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他没能录制完就退出或被赶出了这个节目。瞬间,整个节目失去了亮点,连尔冬升都救不了场。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还没看够李诚儒,会说话就多说点。好,《戏儒人生》这档10分钟的小节目,绝对是下饭专属。

为啥开这档节目,按照李诚儒的说法,源于“憋不住话”。



人一憋不住话,那就得找人聊天,而一个老戏骨,爱聊的当然是影视圈的那些事。

一上来,李诚儒就来个大招,聊了把爱情。
当然不是“就事论事”,他得拉扯点别的人物来聊聊,比如琼瑶阿姨。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琼瑶在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是真的火。那时候情窦初开的少女,书架上总能找到一两本琼瑶小说。电视上热播的电视剧,总有一两部是琼瑶小说改编的。


对如今的观众而言,琼瑶也许多少有些过时了,如今回看更多只是茶余饭后不错的消遣,看个回忆罢了。但李诚儒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对琼瑶不感冒。

他直言离自己现实生活比较远,并没有被吸引,还不客气地说,小说比电视剧好得多。而好的地方还不在于小说本身,他真正爱看的是里面引用的诗词歌赋。



还没完,连黎明和张曼玉主演的《甜蜜蜜》都没能入李诚儒的法眼。

还记得张曼玉神来之笔的哭戏吗?先是噗呲一笑,进而止不住眼泪的泪奔。外行人以为是笑场,但背后却藏着欲语泪先流的千言万语。



她的先笑后哭,让这段表演多了一个情绪流变的过程。


曾志伟饰演的豹哥应该已经血肉模糊,无法辨认,而张曼玉的角色想到的方法是看背部。米奇老鼠一开始就是豹哥为了逗她开心纹的,所以她对这个纹身第一反应是开心和温暖。米奇的符号也是两人记忆的符号,这一笑也代表了张曼玉和豹哥的回忆是开心居多。


但下一秒,她意识到这意味着死者就是豹哥,才转为哭。用笑来反衬哭,让悲更悲。这种前后反差式的表演,李诚儒是领略到了,他肯定了这种不留痕迹的表演。可是故事本身,他也称没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诚儒这种异于大众的曲高和寡,在他谈论喜剧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编剧且主演的春晚小品《吃苗条》,在很多人老一辈的人心中,都是非常欢乐的回忆。


但李诚儒却指出,这种小品制造的笑声局限性很小。小品虽然是很重要的剧种,有40年的生命,但充其量只是锻炼自己的小课文,仍然不能作为一个非常完整的作品,千万别觉得不可侵犯。

像不少人喜欢的香港无厘头喜剧,李诚儒更是表示很多作品无法接受。他不认同《武林外传》一个原因正是这部作品有大量港式无厘头在其中。

这些喜剧只是形体的放大,表情的夸张,纯属于咯吱人的乐,不好笑,不高级,也不耐品。


其实早在别的节目《我就是演员》上,李诚儒就表达过对周星驰为首的香港无厘头的鄙夷。他曾奉劝演周星驰作品的学员,提高艺术鉴赏力,要往高看,不要总盯着80年代以来的无厘头表演。


言下之意,基本就是说周星驰的无厘头表演在墙角。


这话多得罪人啊,当时李诚儒的这话一出,就引起过不少争议,被不少网友炮轰。如今自己开的节目,更是不加掩饰地表达这种鄙夷。

先别急着批判,这话出自李诚儒之口,肯定有作为老戏骨的考量。在他看来,这些作品也并非不行,只不过远说不上高级,满足不了他对高级喜剧的标准。

他曾在采访中说,高级喜剧的笑,未必是即时的,很有可能包袱抛出去,你都没反应过来。而在某个特定时刻,你才“幡然醒悟”,噗嗤一笑。


那什么样的喜剧是高级的?他认为像《编辑部的故事》和《我爱我家》等室内情景剧,现在来看依旧是高质量作品。

以《编辑部的故事》为例,一位叫胡妙德的评论者,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么评价道:“它一不靠恶作剧式的闹,二不靠浅薄轻浮的逗。它主要不是运用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或令人发噱的形体动作,而是运用幽默的喜剧语言,用的是北京人嘴边说的话,写的是老百姓身边熟悉的事儿,只是经过艺术提炼,显得更集中,更强烈,也更含蓄,让观众通过会心的领悟而忍俊不禁。”


除此之外,李诚儒还极为推崇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张艺谋在电影里饰演一位捡废品的大爷,收了姜文钱,在大楼底下高声大喊“安红,我想你!”


最后,收了钱却没办完事落荒而逃,在逃亡时回眸看了一下,这个镜头在李诚儒看来是一种画龙点睛。张艺谋自己都没意识到,其实他用了相声里的三翻四抖。

他鼓励演员们借用相声或戏剧的喜剧元素,丰富自己的喜剧表达。这种触类旁通的能力,是作为一个演员需要的。


就拿李诚儒自己来说,他也演过小品、电视剧和电影,他并不是单纯的纸上谈兵。像冯小刚《大腕》中那段神气活现的表演,和让人发笑的荒唐对白,给华语电影史提供了一位可喜的精神病形象。


神态、肢体语言、台词、各种艺术形式的借鉴和整个情境的配合,这些都是李诚儒眼中高级喜剧需要具备的。如此讲究,必然需要长时间的打磨,这确实对当年追求效率极致的香港电影而言,无法达标。

对他们这批老艺术而言,为一两句台词花个一两天时间去精雕细琢,说上几十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对急功近利的新演员而言,这种讲究未免显得不合时宜。


去年《演员请就位2》中,陈凯歌这么评价李诚儒:“他是活在过去时代中间,感到到过去时代夕阳的老艺人。”


虽然这段话有可能是陈凯歌的气话,但李诚儒确实有其传统的一面。

在趣味上,他爱好老的影视作品,老的音乐,陈凯歌还爆料李诚儒爱斗蛐蛐。有趣的是,《戏儒人生》的片头恰恰就安排了一只蛐蛐。


在价值观上,李诚儒更是old school,他不屑于所谓的青春爱情片,他提倡“不要用廉价的笔触,引起廉价的共鸣。”

面对年轻人的爱情,李诚儒还认为在校园中,学生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童子功”上,而不是所谓的爱情,按他的说法“童子功,你是要吃一辈子的”。



这段话不管你认同与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都是他的经验之谈。他深厚的底蕴跟他梨园子弟的出身有关,显赫的出身,师出名门,创业暴富,还有经历过各种人生大起大落。换言之,这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


他自带着一种精英视角,所以看到当今演艺圈的各种乱象,他固然没法看得惯。比如他提及的演员不背台词,演员对戏不在现场,遇到“流量明星”,要动用大半个剧组为其服务,甚至遇上ta要高考的话,剧组还不得不停工几个月工来等ta高考结束。在他看来这些行为都是对演戏的大不敬。

李诚儒坦言自己“不懂”,不懂年轻人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机会,也不懂这个时代为什么能容忍这种不珍惜。



同时,李诚儒也拒绝去懂,拒绝妥协,他需要捍卫这套老艺术家的标准。于是他只能继续“得罪”人,开了这档《戏儒人生》。
他在节目预告中如此说道:“愿意和大家一起拔拔草,也愿意和大家一起种种树。”

大树需要扶持施肥,毒草需要连根拔除,这是哪个时代都适用的真理。时代尽管狂欢,总会有像李诚儒这样的人,选择远离喧嚣,在流量的死角,做着不合时宜的呐喊。

撰文:海边的卡夫卡

微信编辑:刘芳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9月25日至10月9日,正點观影每日免费送出广州市内三大影城的《非常·主播》电影票,数量有限,先报先得!请戳下图进入报名链接,并按步骤进行免费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