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天津媒体人论天津媒体为什么不行
2015-08-14
首页微信精选一位天津媒体人论天津媒体为什么不行
本文是天津《雅致》杂志主编王亚君对天津本地媒体集体失声天津大爆炸事件的看法,财经网收录此篇文章,通过当地媒体人的视角看待本地媒体,或许较有说服力。


【王亚君/文】


昨晚爆炸事件至今,从内到外对天津媒体不作为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我从大学毕业一直在天津从事媒体工作,虽一直做副刊内容,但可能从我的角度来说几句应该没有包袱,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重大突发新闻,一般资质较老、口碑较好的日报类是第一手可靠消息的来源。电视新闻直播现在也比较强大,可以随时蹲守,连线视频毕竟信息量更大更直接。之后,可看新闻类杂志周刊,那里有从社会宏观到个人细节统揽的深度报道。


在行内,电视新闻人和杂志新闻人,基本功最扎实的都是从报纸培养过去的。


这种情况下,我会第一时间关注新报的报道,因为在天津做新闻的路子相对比较“野”,办报时间长,积累资源多,能看到些东西。但昨日天津本地日报类几乎没有太拿得出手的硬新闻,更有个别媒体官微转了新京报的内容,被外地网友质疑,觉得事发地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居然转外地媒体的内容,很奇怪。


是很奇怪。昨晚我们这样的外围时尚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接到北京媒体的各种打听,而且已在来天津的路上。央视新闻的正点直播是从凌晨1点开始做现场连线的,且消息来源都来自自己前线的记者,没有标注引用。


昨晚一直刷几大本地媒体的微博,我作证,的确派记者去现场了,但都是边边沿沿的消息,拍几张距离中心很远的现场照片,或在医院报几个小王小李的伤员躺着,没有更多现场还原描述。这种新闻,在昨晚如饥似渴的新闻需求下,没什么阅读价值。


今早还有天津媒体同仁辟谣,说直播和现场一直在做,不是不作为。但是问题是如果天津从报纸到电视台,没有一条被大家充分转发,作为外地媒体播报时的引用来源,是不是也问题很大?这样的工作,难道是说,我们作为了,但效果别计较?


今天的天津各大纸媒头条的缺失,以及早晨电视台播出的各种娱乐内容,基本算深深伤害了天津人的感情。


反观新京报的报道,距离着火点15米的近距离拍摄,车场被烧毁的大幅高清照片,电话天津市委宣传部,每一条都那么“硬磕”,本地外地大号转发无数。央视新闻的现场连线,虽然在凌晨3点时还未进入戒严内围,但点线面的信息量足够大,有官员信息也有民众信息,在正面疏导方面有责任有态度。报道都摊这儿,谁高谁低,立见分晓。


多说一句,昨天央视现场报道的王晓沛,口齿清晰条理清楚,我朋友圈里有朋友说她是楼下家的女儿,估计是天津人,而且很年轻,这种重大报道是很好的锻炼。其实央视的报道资源和条件也是非常有限的,常人不可想象的有限,这个可以另书讨论。另:现场连线,还存在随时掉线的情况,出镜记者很多都是脱口而出的,没有更多时间被封口和控制,所以内容相对是可信的。


说回天津媒体,人不是问题,媒体里的个体不是问题,从我入行起,认识了非常多非常优秀的媒体前辈,有扎实的办报经验和做新闻的功力,有理想有热情。这里面大多数人,要么去了外地,南方报系或新京报之类,在本地的现在也不在风口浪尖。令娱乐明星闻风丧胆的“风行工作室”,灵魂人物卓伟就是新报出去的,当年因“事故”离职,离开天津。


记得当年在都市报还是各地最主流媒体时,大家聚在一起就感慨,连昆明那样的地方,都能做出发行量120万的都市报(具体数据有待确认,年头久了也记得不是很清楚),河南也有在全国响当当的《大河报》,更别提摆龙门阵的“重镇”成都、重庆,连西安的报纸都比天津更良性运转。这不是城市发达与否的问题,这是一个城市性格的问题,一个城市是否如此需要新闻、如此热衷于消受新闻?


台上的人在演戏,台下的人稀稀拉拉,演得好与不好,鼓掌叫好扔番茄砸鸡蛋都没有。久而久之,台上也没心气儿了,钝性了,养家糊口得了,哪儿还追求什么更好?


做任何事,不鼓励、没反应是最可怕的一种抹杀。


天津从来是一个被管制得很好的城市,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家长甚至都不爱说“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以“别出乱子”为第一大纲。这样共识统一的“顺安”心态,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关系,说不清先由谁造成的,但是现状如此,无力感会波及任何一个与之相关的人。


但是个体又真不是问题吗?


我们不讨论我们无法讨论的一些体制问题,仅从个人而言,如果长期的不锻炼,不留心,不做准备,没有临场突发进行专业采访的经验,有人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最优秀的报道吗?在这里我认为前线的记者没有问题,中国现在的媒体状况,一线的新闻类记者,太年轻,都是小孩儿,上岗前没人带,扔海里自己学着游。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往哪个方向做,主要看主任至主编的思路。另外,新闻报道拼的不完全是谁在现场,而是媒体招牌及个人积累的各方能调动的资源,如何全方位在最短时间内配合新闻素材的采集。如果媒体中生代不发力,我们只能看到前线的年轻记者言而无当的报道,絮絮叨叨的的堆砌,泛滥的煽情。

网转一句话很到位,“全世界都在看天津,而天津在看韩剧”。


今早,已有天津媒体开始煽情。


事故原因还未清楚,事故尚未发生完结,煽情合适吗?领导这样安排报道的方向妥当么?这不是为了找骂来的么?

别怪一出事大家就双手合十、祈福平安、我与谁谁谁在一起,都是媒体引导的。


第一个使用煽情手段的媒体,是一种方法论,有它的原因和目的,这个无力改变。但是第N个把煽情当作惯用伎俩滥用的媒体,一定是不走脑子、得过且过、不做自我要求、安安稳稳别较真儿的条件反射,这是在任何行业的专业性和职业操守要求中最为令人鄙夷的恶习。


我们爱看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呢?


如果我想听八卦,要么我愿意听来自第一当事人的消息,要么我愿听一个有观点有态度的人给我讲。这样能让我对这件事有不同的认识,有思考。至少给我讲八卦的这个人得有点性格,要不索然无味。


我们现在看到大多数平庸的报道,没有印象的报道,都有一个这样的问题:模式老套,没有独特的角度。为什么,是因为做稿子的人的思路,都是随意撸来的,还是被别人撸过很多次的。


不一样思路不是平白无故就有的,这是长期坚持学习思考、开阔眼界、坚持职业训练、保持警醒不盲从等等的良性习惯和自我修养造就的,这是真正做业务、坚持在报道一线的老中青媒体人应该坚持不懈的日常,才有可能在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媒体粉墨登场的机会到来时,抓住机会的唯一路径。


做媒体的,其实最不怕的就是事大,有职业荣誉感的,就希望能在重大事件当中,体现新闻精神,还原事实,引导公正的社会舆论。媒体不是稳稳当当、中规中矩的行业,当年凤凰卫视资讯台就是抓住了911、别斯兰人质事件,从一个名不见经传、没有更多背景的电视台,一战成名,成为日后重大新闻事件大家相信和参考的主要媒体之一。


老鸡汤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最后,说一下公正。CNN直播时受天津当地“群众”扰乱打断的视频,今天发了删删了发。这些“群众”的真实身份及动机不明,视频本身也未有更多证实。但如果这是真的,去粗暴打断外国媒体连线报道的“群众”也是真实的群众身份,那么,至少这部分人,别期待自己以后会享有真正新闻透明度和民众知情权。公正是一种交换,如果不给予别人这样的权利,自己也永远不会有。


(来源:王亚君个人微信号 ID:iWangyajun,已获得其个人授权转载)


专业、趣味资讯,点击文末左下角 阅读原文 移步财经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