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Zinco专访 l 人如潮涌,感谢知遇
2021-11-23
首页微信精选泥鳅Zinco专访 l 人如潮涌,感谢知遇

这是一篇迟到了3年的采访。


2018年时,泥鳅作为某组合的巡演嘉宾来到深圳,我与泥鳅邀约过一次专访,但最后因为行程冲突的原因而作罢。


3年过去,很多事情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对于泥鳅自己:安全着陆解散,泥鳅也以个人身份相继发布了《天文学家》以及《泊车仔Mixtape》两张专辑。就在上个月月末,泥鳅在QQ音乐发布了自己的全新EP《Ocean World》。


▲戳图收听《Ocean World》EP

他在专辑简介中这样写道:“海面平静的时候,也许是你把焦躁、愤怒、悲伤、孤独、失落统统都隐藏起来了吧。人如潮涌,感谢知遇。”


泥鳅自己似乎没有任何变化— —依旧是那个对外界拥有着超乎于常人感知的细腻少年。




关 于 泥 鳅 


初见泥鳅,是在张思源巡演武汉站结束后的海底捞,我们都不知道对方也在,桌上喝酒、聊天一片嘈杂,见到泥鳅晃悠悠的从门口走进来,显然已有了几分醉意。醉酒状态的人情绪会被放大,对于泥鳅这种不习惯表达自己的人,微醺的状态无疑是最合适的采访时机。

“最近除了写歌和演出以外都在做什么?”


泥鳅笑着回答道「回答“除了写歌和演出以外都在做什么”此类问题。」


“说唱对你来说是一种情绪的出口吗?”


「有时候是,那种时候一般一首歌一遍写下来几乎不用改。但有时候情绪也相对闭塞,想表达的东西找不到合适的描述方式,得继续钻研。」


在谈及新专辑的时候,泥鳅坦言,「今年其实是没有发歌计划的,但是在微博上有很多乐迷都会私信来问我什么时候发歌,我想了想,的确很久没有发歌了,有这么多人需要的话,那我就发一张吧,其次在平淡的上半年也积攒了一些创作欲。」


“这么说你是付出型人格吗?”


「是,性格挺难改的。」



泥鳅不爱发朋友圈,一年到头也看不到他发几条动态,每每你点进他的头像都会被空空如也的“三天可见”拒之门外。在微博上,除了演出信息之外,你也很少能够看到他更新关于自己的动态。


而音乐就是泥鳅表达自己的最好方式,「创作过程中,表达自己和写给喜欢听我歌的人都是重要的创作动力,但是表达自己的占比会多得多吧。」




关 于 E P 


“那么这张计划之外的《ocean world》这个名字有什么故事?”


「这是我个人的服装品牌名,不过现在已经在注册商标时更名为ocean maker了。ocean world话更适合当作这一系列EP或者说是“宇宙”的命名。」


聊到“这张EP里,哪一首歌对你而言意义非”时,泥鳅对于音乐有关的回答显然比其他问题都更加认真:


「sea of faces吧,为了让这首歌在听感上能达到我想要的标准,我和吉欧脑袋都抠破了。我们把原beat进行了升调,加入了吉他、口哨、和声之类让这首歌的听感比最开始的时候好上太多,当时录出来的第一版都快放弃这首歌了,但是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篇歌词,非常舍不得…其次就是rise to fame了,这首歌的亮点在于大篇幅和声的尝试,显然效果很好。」


在专辑评论区中,有人说道:“说实话这张EP有点划水,希望下张能和老胡一起做张完整概念的专辑。”


在与泥鳅聊完过后,我却觉得《Ocean World》是一张非常能够体现泥鳅个人特质的、完整概念的专辑,而这张专辑的概念就是“积极的颓废”— —正如泥鳅的生活状态一样。


泥鳅给人一种在人群之中,却又游离在人群之外的奇妙感觉:他的热情、礼貌和互动,都是出于礼貌的一种需要,真正的他似乎是一个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让一点情绪渗透出来的堡垒。


泥鳅说「这种“奇妙”正是因为他性格中的敏感」,有一本书叫做《高敏感是种天赋》,在泥鳅身上,我看到了这种天赋,无论是什么样的情绪,你总能够在他的歌里找到共鸣并得到些许抚慰。


泥鳅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着一个生活信念:尽管生活很糟糕,但我们依然要尽量让自己开心的活着。


▲戳图收听《天文学家》专辑


泥鳅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天文学家》的专辑评论区中有这样一条留言可以很好的诠释泥鳅的作品:


如果说陪伴你我或平淡枯燥或绝望困苦的日常生活,是一首歌最被需要的意义。那么泥鳅的每一首歌,都把这个意义做到了一个极致。


感谢泥鳅,让无数个深夜无法入眠的疲惫灵魂得到了片刻休憩。


采访|徐禹治

文|徐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