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提高新药开发速度和成功率?来看看过去十年的数据说了些啥
2021-11-25
首页微信精选哪些因素提高新药开发速度和成功率?来看看过去十年的数据说了些啥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将创新药物高效和快速地递交到患者手中,是医药行业一直追求的目标。哪些因素能够加快新药临床开发的速度,提高临床开发的成功率?近日,《自然》旗下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发表的一篇综述对2010~2020年获得FDA批准的创新药物的临床开发时间进行了分析。今年,代表生物科技和医药公司的BIO组织也与合作伙伴一起发布了2011~2020年间临床开发成功率和影响成功率因素的报告。今天,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与读者分享这两份报告的精彩内容。

影响创新药物临床开发速度的因素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发表的综述对2010~2020年间FDA批准的405款创新药物的临床开发时间进行了分析。总体来看,这些获批药物的临床开发时间在过去十年里保持稳定,中位开发用时为8.3年。

▲2010-2020年FDA批准药物的临床开发时间(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将这些创新疗法按照治疗的疾病领域进行分类,作者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差异。比如,近年来获得批准的抗病毒产品的临床开发时间比其它疾病领域的疗法更短。而大多数疾病领域的临床开发速度差别不大。作者指出,这可能与不同疾病领域想要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临床获益所需的时间和患者人数相关。

按照治疗模式分类,研究人员发现反义寡核苷酸和RNAi这两种新兴治疗模式的临床开发时间低于小分子药物类型,而基因疗法和病毒产品的开发时间与小分子药物相似。

▲按照疾病领域或治疗模式分类的创新药物开发时间(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美国FDA为了促进创新药物的开发,设立了多个资格认定项目。研究人员发现,FDA的加速批准平均将产品临床开发时间缩短3年,突破性疗法认定也将开发时间缩短1.3年,显示了它们在推动新药更早获批方面的作用。不过,获得FDA孤儿药资格的药物临床开发时间通常更长,这意味着虽然罕见病药物的临床试验入组患者人数更少,但是这些临床试验可能面对更多挑战,比如如何发现和招募患者,对疾病自然发病历史了解不足,以及可能需要开发全新的临床终点。

作者指出,鉴于近年来罕见病药物在获批创新疗法中的比例不断提高,研究人员需要新的策略来解决临床开发方面的挑战。与罕见病组织合作,获得与疾病相关的生物组织文库、数据、生物标志物、患者群体、以及资金,将有助于加速这一领域的临床开发。

影响新药临床开发成功率的因素



在BIO与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和QLS Advisors联合发布的报告中,研究人员对2011~2020年间1779家公司的9704个临床开发项目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这些项目从1期临床进展到2期临床、3期临床、以及最终获批的成功率。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分析结果显示,在2011~2020年间,进入1期临床试验的候选疗法最终获批的几率为7.9%。2期临床开发阶段仍然是药物开发过程中最难跨越的障碍,只有28.9%的候选药物能够成功从2期临床阶段进展到3期临床阶段。


在所有的研发项目中,肿瘤学候选疗法占比约三分之一,因此这类药物的开发成功率对整体临床期项目的成功率有很重大的影响。分析显示,肿瘤学候选疗法与非肿瘤学候选疗法相比,临床进展的成功率更低。只有5.3%的肿瘤学1期临床候选疗法能够最终获得批准,而非肿瘤学项目这一数值为9.3%。

不过在2011~2021年间,肿瘤学药物开发的一个亮点是免疫肿瘤学药物的兴起。这类药物的开发成功率远高于传统肿瘤学药物。1期免疫肿瘤学药物最终获批的成功率为12.4%,是整体肿瘤学药物的2倍以上。

在非肿瘤学领域,罕见病药物开发的成功率(17%)远高于常见慢性病药物(5.9%),在2期临床开发阶段的差异尤其明显,44.6%的2期罕见病候选药物可以成功推进到3期临床,常见慢性病药物这个比例为23.1%。

将临床开发项目按照不同治疗模型进行分类,可以发现CAR-T疗法在过去十年中的获批成功率最高,17.3%的1期项目最终获得批准,RNAi疗法的成功率其次。大部分新治疗模式的临床开发成功率都高于小分子药物。


通过生物标志物对患者进行筛选与临床开发的成功率提高相关。使用生物标志物对患者预先进行筛选的药物开发项目最终获批的成功率达到15.9%,是未使用生物标志物的项目的2倍以上。生物标志物对患者进行筛选的作用在2期临床试验阶段尤为明显,将2期临床项目成功进入3期的比例从28.3%提高到46.3%。


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里新药开发的一个趋势是对遗传性罕见疾病的关注。受到关注的罕见病的发病分子机制大多已经得到澄清,因此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此外,更为复杂的新兴治疗模式也与更高的临床开发成功率相关。这些疗法通常提供调节人体生物学的精准工具,它们针对的疾病有明确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而且,这些开发项目也与提高开发成功率的多个因素相关,例如获得FDA授予的资格认定,以及针对用生物标志物筛选的患者群体。

随着科学家对人类疾病在分子或基因组水平上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些进展最终将导致精准医药的开发。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支持针对生物标志物筛选的患者进行药物开发的研发策略,这一策略不但有可能提高研发成功率,而且有望通过精准疗法改善患者结局。

参考资料:

[1] Clinical Development Success Rates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2011-2021.  Retrieved November 24, 2021, from 2011–2020https://pharmaintelligence.informa.com/~/media/informa-shop-window/pharma/2021/files/reports/2021-clinical-development-success-rates-2011-2020-v17.pdf

[2] Brown et al., (2021). Clinical development times for innovative drug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https://doi.org/10.1038/d41573-021-00190-9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药明康德」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分享在看,聚焦全球生物医药健康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