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涛教授辨治心悸病典型案例分享(二百六十八)
2021-12-27
首页微信精选王振涛教授辨治心悸病典型案例分享(二百六十八)

一般情况:患者女,62岁,2019年02月27日初诊。

主诉:胸闷、心悸2年,再发加重2个月。

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于当地医院口服药物治疗后好转。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再发加重,于郑大一附院诊断为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现自觉心悸、胸闷、气短,平素纳可,时有腹胀、呃逆,眠差,入睡困难,多梦,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史:既往体检,否认其他病史。过敏史:未发现。辅助检查:BP:130mmHg/60mmHg。
中医诊断:心悸病
证型: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安神定悸。
初诊方药:
2019年03月08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胸闷、心悸、气短较前减轻,偶有快走时心悸,平素纳可,时有腹胀、呃逆,眠差,入睡困难,多梦,小便可,大便溏。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细。

处理:2019年02月27日方刀豆改为30g,茶树改为60g,柿蒂改为30g,合欢皮改为30g。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019年03月15日三诊:患者诉服药后胸闷、气短较前明显减轻,仍有劳累后心悸,腹胀、呃逆,平素纳少,眠差,入睡困难,多梦,小便可,大便溏。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细。

处理:2019年03月08日方加石膏24g,枣仁改为24g。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语:心悸一病,多因体虚劳倦,情志内伤,外邪侵袭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宁而发病;其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肺、肾;其病机有虚实两端,虚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实为气滞、血瘀、痰浊、火郁、水饮扰动心神,二者且常相互夹杂。因心中悸动不安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故在治疗时常加入安神之品。本病案中,患者以“胸闷、心悸2年,再发加重2个月”为主诉来诊,以心悸、胸闷、气短为主要症状,属祖国医学“心悸”范畴,四诊合参,辨证属气阴两虚,证,治疗以益气养阴,安神定悸为主,选用四参定悸饮加减。方中党参补气健脾;丹参、苦参苦寒清泄,除烦安神;郁金性辛走散,苦寒清热,入心经,有行气活血,清心通滞之功,对痰热所致的心悸、胸闷有较好疗效;百合甘寒,归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茯苓、茯神、炒枣仁、回心草养心安神;莲子心长于清心除烦安神;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宁心定悸;合欢皮疏肝活血,宁心安神;茶树根清热活血,强心利尿;鹿衔草性甘苦温,既配合党参补虚,又与丹参合用活血化瘀;甘松理气醒脾;且现代药理研究鹿衔草、甘松均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干姜温中健脾;炒谷芽消食和胃;刀豆、柿蒂降逆止呃;甘草养心和中,兼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安神定悸、降逆止呃之功。患者二诊、三诊时心悸、胸闷、气短较前有所减轻,仍有腹胀、呃逆,失眠等症,故加强降逆止呃,清热安神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