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世后,妈妈偷偷改嫁:从此,我和这5个男人纠缠不休
2022-01-14
首页微信精选爸爸去世后,妈妈偷偷改嫁:从此,我和这5个男人纠缠不休

作者 | 刘娜
来源 | 闲时花开(ID:
 xsha369)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丨山茗

15岁时,父亲患病去世。

17岁时,母亲改嫁他人。

从此后,她就成了情感的漂泊者。

 

收到一个女孩的来信,想到很多在情感上孤无所依的人,决定拆开好好说说。

信件内容如下:

见字如面。

今天在书中看到,作者回老家和相识二三十年的朋友见面,促膝长谈,彼此治愈的情节,我坐在家中的阳台上,竟然流下许多泪。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流过泪。

哭得最凶的一次,是15岁时,我父亲患病去世,仿佛那段时间,我哭光了所有的泪水。

我父亲是一位中学校长,他是一位好老师,也是一位好父亲,他的不少学生至今还会说起他。

人人都说好人长命,我父亲却在39岁时就走了。

那个夏天,我中考完的第8天,小叔急急慌慌开车把我带到医院。

父亲已经被推到了太平间,母亲蹲在地上恸哭,家里所有人都神色悲戚地忙碌着,我呆呆地站在那里,不愿接受“我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这个事实。

我感觉到脑袋和胸口都是空的,整个人如行尸走肉,一滴泪都掉不出来。 

但当我抱着父亲的骨灰,从殡仪馆出来时,眼泪开始不停地流。

从早上流到晚上,从晚上再流到早上,泪水把我原本明亮的大眼睛,哭肿成一细线,依然无法停下。

最爱我的人走了。

我再也没有父亲了。


父亲去世一年半后,在医院上班的母亲,和她的领导偷偷领证结婚。

当奶奶和小叔告诉我这个消息,还有他们听来的一些风言风语时,我哭着质问母亲,到底有没有背叛父亲。

母亲坚定地说,没有。

她说,父亲在世时,她全心全意爱着他,直到他生命最后一刻。

父亲走后,她内心的苦要把她埋葬,丧偶的领导对她很关照,她才和他好。

因为他们俩一个单位,如果不尽快领证结婚,就会滋生很多流言蜚语,所以才瞒着我结了婚。

我当时少不更事,一度埋怨母亲薄情,甚至替逝去的父亲不值得。

后来我也步入爱情的长河,辗转跋涉其中,伤害过他人亦被他人伤害,才渐渐宽宥了母亲。

大概是不想生活在熟悉的环境里,被人指指点点,我大学去了厦门,一个距离故乡1000多公里的美丽城市。

在那里,我遇见了我的初恋——

 

我的初恋是我的师兄,也是前半生对我影响至深的人。

我们曾相爱两年,‍青春少年时所有的羞涩和矜持、脆弱和勇敢、各种作和各种真,都给了对方。

我总是害怕失去他,所以占有欲就特别强,总想时时刻刻和他黏在一起,眼里心里全是他,并觉得他一旦脱离我的视线,就会遭遇意外或爱上他人。

他渐渐开始表现出不耐烦,特别是在他考研失利后,将所有问题都推向我。

我们最后分手。

我留在了厦门,他回了苏州老家,并很快结了婚。

初恋的离开,让我在某种创伤后遗症中,丧失信赖,也跌落同一条河里。

父亲离开,母亲离开,初恋离开,我成了情感上的孤儿。

但我又那么渴望爱,渴望那种被对方捧在掌心里的爱。

所以,我一次次飞蛾扑火地去爱。

爱上我的同事,我的驴友,我网上认识的精神伴侣,但最后,他们都离开了我。

我的5个前任,都是清白之人,我不会去当第三者,但到了恋爱两年的关口,我们就会分手:

不是我找借口逼他们离开,就是他们会找借口离开我。

我陷入了爱无能:

我只享受初见时那种欢喜、激动和完全占有的归属感,无法忍受长久相处的琐碎。

我还发现前男友们共性的丑陋,比如过于理性,过于自私,过于算计,过于抠搜,过于斤斤计较。

所以,一旦我们的关系稳定下来,我洞见男人的缺点,就变得非常痛苦。

然后,“分手,离开,再见”这样的念头,就会不停闪现。


今年,我已经36岁了。

买了自己的房子,也有自己的车子,母亲来小住,总是催促我赶紧结婚。

我害怕自己结婚后很快就会离婚,与其自伤和伤人,不如独身。

这几天,因为故乡太冷,我让母亲来厦门过春节。

上一周,我和她再次发生争吵。

吵完后,我后悔,觉得要爱她。

她再次解释父亲离开,是她最深的痛,我何必因为父母婚姻无法善终,而对婚恋如此恐惧。

我不是恐婚,我只是觉得自己没有经营婚姻和善待他人的能力。

今日提笔给你写信,是因为读到一句话:

“秘密分享以后,就变成了往事;悲伤写出来后,就变成了治愈;问题梳理后,就变成了礼物。”

写完这封信,内心已得到些许平静,但仍有贪婪,希望收到回信,让我看清自己的问题。


以上为来信内容,以下为我的回复:

感谢信赖。

我们先来一起回答一个问题:

爱情听起来很美,为什么爱起来很痛?

答案是:

当我们靠近一个人,和他相爱时,不止一个“我”在和那个人相爱,而是有很多“我”,在和很多“他”相爱。

因为“我”和“他”之间,有着太多不被看见的创伤,才在渐行渐远中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你36岁,不管身体还是心灵,都是一个足够成熟的大人,但你内心里,住着很多个受伤的“你”。

她们是15岁时,突然失去最爱父亲,一直寻找全然父爱的你;

是17岁时,得知母亲再婚,自觉遭遇抛弃和背叛的你;

是20岁时,把所有第一次都交付给初恋,又看着他渐行渐远的你;

也是30岁时,飞蛾扑火爱上同龄男子,一次次体现了极致欢爱和人性丑陋后,返回孤独的你……

这所有的“你”,都是你的分身,都住在你身上,都会在你受伤时,在你面前指手画脚。

所以,你,还有更多受过创伤的人,最根本的情感问题,并不是和什么样的人步入婚姻殿堂的问题,而是如何安抚体内的多个分身,活出统一自我的问题。

具体到你身上,需要直面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有没有哪个男人,能像父亲那样爱你?”

答案是:

没有。

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答案,但这个答案有助于恋爱脑的女孩,去看清婚恋的本质:

奢望一个男人,像父亲一样爱你,其实是自我弱化的表现。 

你把自己一直弱化为心智不成熟的小女孩,永远无理取闹不用成长,却期待对方像个宽容大度的长者,无底线宠溺你。

这对你,是自我阉割,对爱人,也并不公平。

这些年,你在爱情里一次次撞墙一次次受伤,本质上是在寻找父亲般全然的爱。

但父亲已经走了。

作为他的女儿,你必须学会长大,从肉体到精神都要强壮起来,像父亲那样,热爱自己,热爱责任,热爱工作,热爱遇见的每个人。

这样,你才会终结重蹈覆辙的恋爱悲剧:

爱的高级,不是寻找一个像你那样的人爱我。

而是我爱你,所以成为你,因此爱自己,爱他人,爱众生。

看透这一点儿后,我们再来直面你第二个问题:

◎“如何才能让一个人永远属于我们?”

答案是:

没有一个人应该属于我们。

一张纸和一只蝴蝶的区别,在于纸可以被人任意涂抹,而蝴蝶却要扇动翅膀,去它想要去的地方。

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你的爱情,总是夭折于短暂的激情后,除了你为了验证“所有人都会离开我”的预言,故意制造障碍跌落进同一条河里,反复分手,反复受伤,还有一个原因是:

你的爱,让人感到窒息。

你总想爱人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你身上,但你忘了他们也有自己要去的地方,而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对于男性来说,事业风光和仕途升迁,远比爱情更让他们满面春风。

一旦你的爱人脱离你的视线,去追寻他们的梦想,你就会诚惶诚恐,将这视为背叛的信号,他们无法承受这控制的爱,只能选择离开。

爱情,源于“我想拥有你”,但出路却是“我让你做自己”。

懂得这一点,我们再来看你最致命的一个问题:

◎“长久的相处,是不是爱情的坟墓?”

答案是:

是的。 

爱情是有高点和低点的。

高点,就是乍见之欢,是两情相悦,是我的眼里和心里只有你,是汁液淋漓的欲望和十指紧扣的颤栗,是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觉得五彩斑斓。

但悲哀的是,这种高点,是有时间限定的。

就像一个泡腾片,被扔进水里,一开始它会“哗哗哗”不停冒泡泡。

但当它和水真正融为一体,它就会安静下来。

所以,爱情的低点是,在长久相处后的彼此交融中,我们开始展露自己不够好的一面,也看见对方身上人性丑陋的一面:

懦弱,胆小,自私,撒谎,不讲卫生,喜欢指责,携带着原生家庭的创伤,各种成年人的小心眼和小心计……

这时候,爱情的意义才真正到来:

初见的欢喜和欲望的淋漓,都是爱情的表象。

爱情真正的意义,是自我完善。

是让我们和对方的碰撞中,看见自己和对方身上潜伏的创伤和问题,然后直面痛苦,找到方法,不断调试,修行成长。

很多人,尤其是女人,一辈子都没搞清楚这个问题,只贪图恋爱的美好,不愿解决爱情的问题,飞蛾扑火般的不断恋爱或不断出轨。

只为体验那种被爱的感觉,却始终停留在相似的疼痛里,永远不懂成长。

这也是你的问题:

只想以被爱的姿态,体验恋爱的高光时刻,却不愿以成长的姿态,在恋爱的低谷修行。


最后,再和你谈谈父母的婚姻。

父亲去了天堂后,母亲改嫁他人,这无可厚非。

我想,如果父亲在天堂里能看见你们母女,他一定期望你们过得幸福,而不是在看似长情的等待中,过得越来越凄苦。

所谓深情,不是为你守寡到老,而是你走后,我看了全世界,把你没有机会看的那一份,也活了出来。

其实,我倒是希望你能学学你的妈妈,她没有活在道德绑架里,也没有活在别人评价里,更没有用亡夫的标准去套现在的爱人。

她看起来不够忠贞,却在用长情的方式过一生。

亲爱的,不管你将来是单身还是结婚,愿你都懂得:

世界是立体的,人性是复杂的。

所谓修行就是从这立体和复杂中,遇见自己的辽阔和清澄。

安好。

*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混迹媒体圈十余载,发表文字量百万字,能写亲情乡愁故事,也会写教育职场热点。
编辑 | 江枫
主播 | 山茗,主持人,用心的朗读者。愿我的声音,可以伴你同行。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张德芬空间】
为什么面对亲友、同事和身边其他人,
你总是不敢说不?
总是不断被他人侵犯界限,
却只能默默忍耐?
其实,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个小孩,
儿时的忽略、误解、伤害……
会在生活中
不断影响你的性格、行为和心理
依慧老师内在小孩疗愈课
帮你内在重生
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现在仅需9.9元体验
扫码立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