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讲座 | 陈绍良:开辟新治疗领域肺动脉消融治疗肺动脉高压
2022-02-09
首页微信精选心讲座 | 陈绍良:开辟新治疗领域肺动脉消融治疗肺动脉高压

根据柳叶刀杂志最新报道,2021年全球患肺动脉高压人数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中国大约有120万名肺动脉高压患者(PAH),肺动脉高压不再是罕见疾病。一直以来,靶向药物都是治疗PAH患者的有效手段,但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肺动脉消融技术以其术后低死亡率的特点脱颖而出。近年来,PADN1-phase1、PADN1-phase2、PADN5等研究逐步证实了肺动脉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第32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2021亚洲心脏大会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解读PADN-CFDA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肺动脉消融技术的可行性。
PAH发生机制

众所周知,与体循环相比,肺是一个低压力器官,其低压力和低肺血管阻力靠肺内丰富的肺小动脉和高横截面积的毛细血管得以维持。根据泊肃叶定律,血管压差主要受血管直径的影响,定律中“血管半径四次方(R⁴)”作为分母的一部分,意味着如果血管半径轻度降低,就可以显著增加该血管的压力,这是肺动脉高压发生的重要机制。

有研究发现,无论是交感神经还是副交感神经都是从肺动脉远端向近端递进式分布,并通过神经、体液双调节机制调节肺循环张力。当肺动脉或支气管近端受到牵张刺激,交感神经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会被激活,导致肺动脉收缩。肺交感神经活性还会受温度影响,因此运用低氧刺激导致肺动脉氧分压降低,交感神经也会被激活。此外,交感神经轴突释放的介质也有调节肺动脉张力的作用。

接受PADN治疗PAH患者的远期预后

从2013年开始,我国已经陆续开展了PADN1-phase1、PADN1-phase2、PADN5等三项重要的研究,循序渐进的为PADN治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不同病因的肺动脉高压提供了确凿证据,证实了肺动脉消融技术对继发性左心衰合并混合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PADN-CFDA国内多中心研究现也已完成临床入组,研究共纳入128名PAH患者,并将所有被纳入患者随机分为PADN组和假手术组,临床终点为术后6个月随访时6MWD变化比例。

在等待PADN-CFDA研究结果的同时,课题小组又完成了一项探索PADN治疗后患者长期临床预后情况的研究,研究共纳入120名接受肺动脉消融治疗的PAH患者,根据REVEAL危险分层,其中仅有8.3%患者为低危。主要临床终点为不需要接受肺移植患者的总体死亡率,次要临床终点为治疗前后6MWD变化以及6MWD降低15%的患者比例。分析患者基线数据不难发现,随着患者危险程度的增高,患者从稍有症状到确诊PAH,以及从确诊到接受肺动脉消融治疗的时间差异非常明显,低危患者从有症状到确诊PAH的时间和接受肺动脉消融治疗时间都比较长;心功能分级为III/IV级患者主要为高危患者,而低危患者仅占10%;此外,该基线还反映了中国在2021年以前靶向药物应用的特征,65%以上的PAH患者应用单药治疗,低危患者全部应用单药治疗,联合用药治疗主要用于中、高危患者(图1)。根据研究结果发现,高危患者的高脂血症发生率、NT-proBNP水平和6MWD能力都与低、中危患者有明显的差异;根据术后6-12个月右心导管测量发现,高危患者心排量增加非常明显,中、高危患者肺循环阻力及右房平均压下降明显,低于低危患者,说明中、高危患者经肺动脉消融治疗的获益十分明显;整个随访结束后,低危患者无死亡,中危和高危组死亡率随着危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HR 2.598,95%CI 1.054-6.407,p=0.039);心功能III/IV级患者死亡率为25.7%,心功能I/II级患者死亡率为8.7%(HR 0.330,95%CI 0.112-0.970,p=0.044);无论是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PAH还是特发性PAH,两组间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图2)。


图1:PADN-CFDA研究患者基线 


图2:PADN-CFDA研究结果



反观现存的靶向药物治疗PAH患者临床预后随访结果,经靶向药物治疗的PAH患者1年平均死亡率为11.95%,3年平均死亡率为27.68%,5年平均死亡率为35.94%,加之对其入组患者按照低、中、高危分类进行分析,都充分说明了肺动脉消融治疗能显著改善PAH患者的远期临床预后,降低死亡率(图3)。



图3:靶向药物治疗与PADN治疗后患者远期预后效果对比



总结

人类肺动脉血管主要受交感神经调控,从肺动脉近端向远端交感神经密度逐渐降低,肺动脉的牵张刺激会激活肺动脉交感神经,增加肺动脉压力和肺循环阻力。现今,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肺动脉消融技术能显著改善PAH患者的远期临床预后,降低PAH患者死亡率。相信在未来,伴随着该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PAH患者获得良好临床预后。


延伸阅读

(上下滑动可查看)
心讲座 | 李南方:难治性高血压的瓶颈与出路

心讲座|刘梅林: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进展

心讲座|陈茂: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治疗的介入医生观点

心讲座|殷伟贤:如何进行主动脉瓣植入后的结果评价及决策?

心讲座|常栋: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合并心衰治疗——从病例到指南

心讲座 | 温红梅: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应用及术中护理

心讲座|周玉杰:TAVR术中瓣叶重叠技术的应用

心讲座 | 苏晞:主动脉瓣反流TAVR——瓣膜尺寸选择和术中技巧

心讲座|林思敏:CMR——拨开胸痛背后的疑云

心讲座|叶涛:前壁心肌梗死后患者左心室壁瘤的介入治疗

心讲座|聂绍平:DCB使用前后冠状动脉夹层的评估与处理策略

心讲座|戴翠莲:2021 ESC心力衰竭指南——药物治疗解读

心讲座 | 王斌:E-CPR的临床应用进展

心讲座 | 潘文志、李捷:自膨/球扩瓣尺寸选择及释放技巧

心讲座|陈绍良:各类分叉病变的治疗策略

心讲座|李学斌:心脏电极导线移除指征及移除装置的选择

心讲座|白元:极简式左心耳封堵的探索

心讲座 | 温尚煜:合并重度钙化CHIP病例介入技巧和陷阱

心讲座|杨杰孚:射血分数降低心衰的新四联治疗——证据回顾

心讲座|陈茂: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的器械研发进展和实践

心讲座|曾杰:左心耳封堵——器械相关血栓

心讲座|卜军:血栓/血小板调控的昼夜节律机制

心讲座 | 张斌:CTO导丝之新进展

心讲座|李学斌:心电学进展2021

心讲座 | 孔祥清:肾周脂肪消融对自主神经活动及血压的影响

心讲座|钱杰:FFR+IVUS联合启用时机及应用场景

心讲座|张健:心力衰竭新的通用定义和分类

心讲座|王祖禄:从最新指南看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适应证变迁

心讲座|李牧蔚:DCB在分叉病变中的使用

心讲座|陈茂:TAVR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反流仍充满挑战

心讲座 | 牛冠男:基于瓣上结构的CT测量——我们已发现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心讲座 | Jeroen Bax:三尖瓣反流的解剖特点与诊断

心讲座 | 韩雅玲院士: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要点介绍

心讲座 | 金玮: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到了模式转变的时候了吗?

心讲座 | 重症患者PCI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心讲座 | 3分钟了解亚洲ACS患者真实世界抗栓现状(中)——Epicor Asia研究速递

心讲座 | 窦克非:ADR技术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的应用

心讲座 | 如果携带CYP2C19 LoF基因,ACS患者该如何抗栓?

心讲座 | 对于NSTE-ACS患者,何时是血运重建最佳时机?

心讲座 | 从遗传因素、最新研究、指南共识等,思考:是否通过基因检测指导抗栓决策?

心讲座 | 心肌血运重建中的抗栓治疗,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是关键

心讲座 | 不同类型的ACS患者行PCI术,该如何进行围术期抗栓治疗?

心讲座 | STEMI患者急诊PCI的时机和策略,该如何确定?

心讲座 | 徐亚伟:准分子激光消蚀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心讲座 | 行PCI的ACS患者高效抗血小板策略规范及进展

心讲座 | 非肺静脉房颤触发灶的识别和消融策略

心讲座 | 苏晞:TAVR术后抗栓治疗策略

心讲座 | 周华:静脉桥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决策

心讲座 | 3分钟了解亚洲ACS患者真实世界抗栓现状(上)——Epicor Asia研究速递

心讲座 | 刘秀华: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特点与表现

心讲座|吴永健:冠脉钙化病变的评价手段及处理策略

心讲座 | 抗血小板药物抵抗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