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磨师|栾波教授:手术技巧与并发症预防并重,理念革新助力旋磨技术焕发新生机
2022-04-24
首页微信精选擅磨师|栾波教授:手术技巧与并发症预防并重,理念革新助力旋磨技术焕发新生机


冠脉内旋磨(RA)技术自进入国内以来,为众多高阻力病变的介入治疗提供了绝大助力,同时也使得广大复杂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更佳的预后,为我国冠脉介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期,波士顿科学携手《门诊》杂志共同推出“擅磨师”系列专访,邀请国内多位中青年骨干医师,分享他们最为印象深刻的旋磨病例,讲述他们与冠脉内旋磨技术的成长故事。本期“擅磨师”特别邀请辽宁省人民医院栾波教授,结合辽宁省人民医院的冠脉内旋磨术相关经验,解读国内冠脉内旋磨术的未来发展,希望能为广大正在学习RA技术以及有志于冠脉介入的术者带来帮助。


专家介绍

栾波 教授

辽宁省人民医院

栾波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CCT CIT等大会主席团成员,擅长冠心病的诊断与复杂病变介入治疗,到目前为止,已经独立完成PCI3万例,每年完成CTO 200余例,PCI约1500例,具有手术难度大、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的特点。作为“CTOCC”成员、“CTO老伙计”成员,专研精进技术和勇于挑战技术高峰,如通过心外膜侧枝逆向开通CTO病变。


先后承担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负责人,辽宁省课题4项,市课题2项,荣获辽宁科技进步奖3次,中国老年科技进步奖1次,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成果奖4次等,参编中国专家共识5篇,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主编著作4部,参与编辑4部。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冠心病学组 组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健康医学分会 常务委员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心血管病全程管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分会 青年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 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辽宁工作委员会 委员

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 会员

辽宁省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 成员

病例分享 | “张弛有度”一例迂曲成角钙化病变的思考


经过术前造影可以发现,患者为典型的连续迂曲成角钙化病变,综合考虑后手术团队选择为其进行分段旋磨,并植入支架。

术前冠脉造影


RCA造影


蜘蛛位造影


术中,7F EBU3.75 Guiding、Sion black导丝通过后,MC通过困难,随即调控旋磨导丝至远端,应用1.25 mm磨头进行旋磨,充分旋磨病变近端后形成平台段,逐步前进,分段旋磨至第二“台阶”,顺利通过后再次打磨三个转角,并采用1.5 mm磨头再次旋磨,充分预扩张后在Guidezilla辅助下植入三枚支架。

调控旋磨导丝至远端


第一次1.25 mm磨头进行旋磨


充分旋磨病变近端后形成平台段


打磨至第二“台阶”


再次打磨三个转角


1.5mm磨头再次“抛光”充分预处理


再次充分预扩张


Guidezilla辅助下植入三枚支架


术后造影提示支架膨胀良好,患者血流恢复,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造影复查


体外磨合尝试,保障手术安全

栾波教授:临床中约30%的钙化病变需要旋磨,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难度大是诸多介入医生对此类患者的共识。既往我们曾将复杂成角钙化病变作为旋磨的禁忌症,然而近年来,随着药物支架的广泛使用,复杂病变适应证不断拓宽,许多经验丰富的医生在面对此类复杂的成角病变时往往也会考虑进行介入治疗,因此它也由旋磨禁忌症逐渐演变为了相对适应证。


此次分享的病例即是一例经典的连续迂曲成角钙化病变,也是所谓的“台阶样”病例,处理难度极大,在“过阶”过程中,极容易导致磨头嵌顿或是穿孔事件的发生,因此术前我们通过多体位投照仔细分析了病变情况,并采用大腔Guiding增强支撑力,在强调同轴性和支撑性的同时,避免损伤冠脉开口,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回顾过去,2013年时,复杂病变的出现对临床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正是大面积开展复杂病变治疗的过程中,我开始接触旋磨技术,经手的第一个旋磨病例是一个“有准备”的病变,患者经过扩张后,小球囊仍然无法通过,这时我们意识到必须得借助旋磨的帮助以便进行后续的治疗,然而当时整个导管室与团队对于旋磨技术仍然较为陌生,因此我们请来了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先在体外进行了尝试与操作,并就旋磨头推进的手法与注意事项进行了系统的培训,随后上台完成了手术,最终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手术效果。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经验,对于团队中资历尚浅的医生我们也要求其在连接好所有的系统后,在进入guiding之前,必须在体外进行整个系统的磨合尝试,完善旋磨前准备。


以安全为前提进行手术操作,明确应用时机与并发症处理

栾波教授:许多医生包括一些基层医生都认为旋磨是一项非常高大上的技术,这其实并非是正确的认知,旋磨之于PCI术者,应是一种必须熟悉且熟练掌握的技术,尤其在遇到严重钙化病变时,不应在尝试大压力扩张后发现无法继续操作,再转而采取旋磨技术,而应具备“主动旋磨”的观念。此外,术者必须重视自己所面临的病变、重视自己面前的患者,在合适的病变中采取合适的技术,才能够保证后续手术的安全性。


而在手术过程中,强调操作应慢,避免因心急、恐惧心理影响手术流程。在充分了解病变性质的情况下,采用慢进快退、“小鸡啄米”的手法进行旋磨,在有效旋磨的同时,尽可能缩短接触斑块的时间,防止旋磨头嵌顿。控制转速时,可先采用14万转/分进行尝试,若斑块较硬,则可以在旋磨轨道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短暂地增加转速,随后快速回退,以保证安全有效消蚀高度钙化斑块。


除手术技巧以外,新加入旋磨队伍的术者还应明确旋磨技术应用的时机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正如刚才所提到的,旋磨技术应用的时机应越早越好,而不是在扩张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再选择旋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导致手术难上加难,甚至误判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在并发症方面,由于钙化环可能并非是360°环形钙化,因此在未充分处理的情况下,旋磨头快速接触钙化病变就如同轮胎接触路上的石子,在作用力的影响下会导致旋磨头被推向钙化环对侧,从而易导致穿孔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穿孔,若斑块未经充分消蚀,难以顺利植入覆膜支架,往往会导致年轻医生手忙脚乱,此时必须优先止血,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随后再考虑心包穿刺、植入覆膜支架或是外科手术进行并发症的处理。当然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建议年轻医生独自处理,可考虑寻找高年资医生一起协同处理,这对术者心理以及今后的成长,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介入无植入理念促进冠脉旋磨开展

栾波教授:冠脉旋磨技术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2006年之前,斑块消蚀技术被提出,主张采用大磨头消蚀斑块,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缺乏相关操作经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及可能受到外科技术发展的影响,这一技术落入了沉寂;直至2016年,支架器械进一步发展,临床PCI适应证得到了拓宽,越来越多复杂病例的出现,再次将旋磨技术引入了介入医生的视野,于是为了支持、辅助复杂病变的处理,临床再次掀起了一阵对于旋磨技术的探讨与交流。随着手术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临床关注的重点由操作技术转变为病变本身,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安全性得到了肯定,这也促使旋磨技术在复杂病变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如今,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未来临床PCI开展例数将越来越多,对于复杂钙化病变以及部分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都将越来越需要旋磨技术的帮助:以往我们认为支架内再狭窄只是斑块的生长,然而近几年通过冠脉内超声,我们开始意识到一部分患者出现了支架内再狭窄以后的钙化,对于这种患者若不进行旋磨,将无法进行很好地处理。另外,随着“介入无植入”理念的推进,药物球囊应用日益增多,对于斑块消蚀和修饰技术的要求更高,这也进一步将临床对于斑块预处理的要求提高到了更严格的标准,“主动旋磨”的重要性也再次得到了强调:根据患者血管情况直接选择旋磨,随后再进行扩张,这种有序的操作方式对后续药物球囊的使用也是最好的保障。中国介入医生刻苦且具有韧性,在面对复杂病变时也具备足够的勇气与决心,在整个大环境的推动下,相信大家都能够及时跟上步伐,转变意识,从而提升临床主动旋磨开展比例,我国的冠脉旋磨技术也终将焕发新的生机!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