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脉血压的这三种情况,很多ICU护士都遇见过!
2022-05-22
首页微信精选有创动脉血压的这三种情况,很多ICU护士都遇见过!

懂护士 有温度 共进步

 ↑ 点击卡片 关注我们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一种ICU常用的直接测量动脉血压的方法。但是有创血压经常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结果不准确。今天就带大家看3个案例,和大家一起学习有创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案例一


在监护仪的显示屏幕上,经常会看到本来规律走动的红色波形突然变得低钝,甚至消失,后面跟着的数字也会逐渐降低,紧接着跌落出正常范围。我们将动脉穿处的皮肤绷直摆放后,波形逐渐恢复正常。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这种情况。




案例二


当患者的桡动脉皮肤不适宜进行动脉穿刺时,我们的工作人员常常在足背动脉进行穿刺。但我们发现足背动脉的血压值普遍高于上肢动脉血压。




案例三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结果在正常范围的患者,突然血压值偏高,其它生命体征均正常,患者也并没有躁动不安或是身体僵直的情况,冲洗导管后血压仍未改善。事后发现传感器装置掉在床边,低于床面,将传感器摆放在合适位置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发现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有诸多影响因素,在临床工作中的我们该如何规避风险,准确测量有创动脉血压呢?


1、什么是有创动脉血压?


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监测探头到心脏或血管腔内直接测定血压的方法。


2、监测方法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包括二个组件:电子系统和充液导管系统。穿刺成功后将动脉导管与充液导管系统相连,然后通过换能器将充液系统与电子监测系统相连接,调零后即可直接连续测量动脉血压了。


3、为什么要使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生命体征的监测,我们常规应用无创血压监测,然而那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症患者,无创血压监测存在一定局限,不能实时反映患者真实的血压水平,这时候就需要运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来指导临床工作,它具有连续、全面、准确等优点,是血压监测的“金标准”,为危重症患者留置动脉导管能够提供直接、快速、准确的血压数据,减少反复动脉穿刺为患者所带来痛苦, 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为危重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保驾护航。


4、为什么有创动脉血压波形会突然出现异常?


当监护仪上出现动脉血压波形低平,监测数值下降时,可首先量取一无创血压作为比较,观察是否真的是血压下降。若血压较前无下降,可重新摆正动脉穿刺部位肢体,防止因压迫阻塞造成读数不准确。管道阻塞或动脉留置针位置不当时通常表现为动脉波形变化,收缩压下降,波形平坦,进而影响动脉血压的监测。若发现穿刺针头打折,可揭开穿刺处贴膜,将针头调至正常;若有堵塞应先抽回血再进行冲洗,防止凝血块冲入动脉内,并用酒精消毒,待干后贴上皮肤保护膜。


同时应每日评估患者测压管路是否有血凝块阻塞,为防止血凝块阻塞可用稀释的肝素钠盐水溶液持续冲洗。肝素钠盐水溶液浓度一般为1 ~5 U/ml,以2 ~ 4 ml /h 的速度持续冲洗,每24 小时更换1 次肝素钠盐水溶液,并保持压力袋外加压至300 mm Hg,以抵制动脉血反流的作用。同时每次通过有创血压装置采血后或者管路中有血液时,不应冲入过多肝素钠盐水溶液( 一般为2ml) ,防止凝血功能异常而致出血,或者发生与肝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如果出现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计数低于8 × 109 /L ~ 10 ×109 /L)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液代替冲洗液。


5、穿刺部位对有创动脉血压的影响


不同穿刺部位的有创动脉血压具有差异性。右上肢的血压值约比左上肢高10-20mmHg,下肢测量的血压值高于上肢20-40mmHg。2015年,Lee等[4]通过对25例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同时进行桡动脉和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发现桡动脉的收缩压显著低于股动脉。穿刺部位远端缺血是动脉穿刺的风险之一, 因此在穿刺前需确定该动脉供血区域的侧支血流。在穿刺部位选择上,O'Horo等[5]系统评价显示,与桡动脉穿刺相比,股动脉留置动脉导管的感染风险明显增加,因此,推荐桡动脉是导管插入的首选部位。由此可见,有创动脉血压受到穿刺部位的影响,桡动脉穿刺对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有优势。


6、传感器的放置对有创动脉血压的影响


传感器以心脏水平,即腋中线与第四肋间交点作为校零的指示位置。有研究数据表明,压力传感器低于心脏水平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相反,当压力传感器高于心脏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检查管路时不光要观察有创动脉血压穿刺处的皮肤情况和管路是否打折,还需要关注传感器的放置是否合理。


7、体位的改变对有创动脉血压的影响


患者进行IBP监测的标准体位为平卧位。然而由于临床需要,为避免误吸、褥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或者侧卧位。随着体位改变,我们发现患者的有创动脉血压也在发生变化。2005年王春华等[9]对30例通过右侧股动脉置管监测有创血压的病人卧位进行研究,发现右侧卧位和仰卧位时传感器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有创血压值无明显的变化,左侧卧位时由于传感器高于右心房水平,有创血压值显著低于仰卧位时的有创血压值。因此对于密切观察血压变化的患者需要固定体位,才能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


面对诸多影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因素,作为临床工作中的一员,我们需要将这一技术熟练掌握,进而不断规范化,成熟化,提供更为可靠的监测结果,为病人生命安全增添一道屏障!


图文来源:中卫护研院


往期精彩内容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护士读书会

后台回复 “666” 

立即领取免费福利



“在看”完成早读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