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又爆金句,《传承者》里的每条点评都是碗不腻味的鸡汤
2015-12-28
首页微信精选陈道明又爆金句,《传承者》里的每条点评都是碗不腻味的鸡汤

文|纳兰惊梦


在灯红酒绿诱惑多多的娱乐圈中,有这样一个男人: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学教授;


他是个好爸爸,他顾家,厌恶应酬,滴酒不沾;


他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学生时是体育全能,探戈高手;


他饱读诗书,季羡林赞他可胜任北大的研究生导师,与钱钟书是忘年之交;


他说他只是个戏子。


这是网络上微信中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的“揭秘陈道明惊人身世”。


作为当今圈中少数几个当得起“艺术家”的演员,陈道明在全国大多数观众的心中形象近乎完美,各种水分多多的鸡汤段子也借着“道明语录”之东风,把他在国人微博微信圈里刷成了“全民男神”。


但由于陈道明私生活实在是严谨低调,也甚少在影视作品之外露面,所以有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传言也就无从考证,成为了悬案。


因此,当陈道明作为导师出现在北京卫视播出的国内首档传统文化展示真人秀《传承者》中,许多崇拜者无一不是欢呼雀跃——终于可以见到活的了。


事实上从播出的几期节目播出的整体表现来看,陈道明在这档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节目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能够从霍童线狮这样一个民间技艺背后,延展解读到对于有关福建人行为处事理解的解析。


这种深入浅出的引导,完成的是将这些传承者从历史的长河中传承先祖的技艺通过通俗化的方式让更多的观众来理解、来体会、来融入,直至唤醒人们的时代记忆和文化自豪感,而这一切毋庸置疑都来源于他的博学多识,恰恰印证了朋友圈里那些流传。




看每一期的《传承者》,都是一次文化的洗礼,精神的传承;看每一期的《传承者》,都格外期望陈道明的点评发言。从第一期开始就以睿智征服在场所有人的陈道明总是金句不断,细细品味之下如同毫不腻味的鸡汤,听闻之后似醍醐灌顶。


总以为像陈道明这样的天之骄子,大约是上辈子拯救了全世界,所以才成就了今日的人生赢家。但他却在《传承者》中娓娓道来,成就人生赢家并非是门投胎技术活,自己也曾有过七年演艺生涯一句台词也没有的经历。


“我在天津人艺考入学员班,我有七年的时间在台上一句台词也没有,这场演匪兵下场演伪军,再下场演特务,再下一场演八路,我七年在台上一句台词也没有。我在想,人在各种职业当中要有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准备,任何职业都是这样,尽管我跑了七年的龙套,但是我非常感谢天津人艺对我的培养,以及老师和同学在七年中陪伴我,所以希望孩子们,你要努力,但是不要着急。凡事都应该有个过程。”


话是说给台上传承者们听的,因为有太多的传统技艺需要沉的下心来、稳的住气来,甘于寂寞、勇于坚持才有可能有所成绩;话同样也是说给台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听的,在当下浮躁的社会当中,“出名要趁早”似乎成为了金科玉律,真正能够沉静下来的年轻人少之又少。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能当将军的士兵却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人可能永远与主角无缘。


就像陈道明同样在节目中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很多综艺节目里有很多舞蹈队,很多群众演员,没人注意他们,我注意他们了,因为他们跟我有同样的年龄的时代对于出名或者是呈现的那种尴尬。每张脸怎么会是一样的呢?是你没看见他们每一张脸的样子。世界上没有这么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或甘于平庸。”


甘于寂寞或甘于平庸并不意味便是失败,就像明显缺乏显性大众娱乐元素的《传承者》显然不是刺激收视的优选。


但有着“首善媒体”和“大美品质”定位的北京卫视却始终清醒而执着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依旧以文化的温度赢取了尊重与成绩,出人意料的收视表现印证了在浮华之外亦有值得沉淀的价值存在。




见识过圈中无数型男靓仔的侯佩岑在公开场合把陈道明列为自己心目中的男神并非只是种恭维。但通过《传承者》这么多期节目播出以后你便会发现,陈道明的“男神”之相并非是外表,而是自身由内及外的气质与修养,更是与人相处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智慧。


在节目中点评的每一句金句,都来源他人生阅历的淬炼,这样的鸡汤,又怎么会让人不喝的心甘情愿呢?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