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明月几时有的解读,你或许会去二刷
2017-07-04
首页微信精选看完这篇明月几时有的解读,你或许会去二刷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胜利再见。”




上周末,小十君二刷了《明月几时有》,只为对比是否有戏份进行了删减


答案是,没有。


饰演女主母亲的叶德娴,此前有过不当的言论,疑似成为了影片的一个敏感点。


然而在这个特殊时期,它是一部特殊的电影,叶德娴的剧情线也是电影中最完整饱满的部分,一刀难剪。


小十君第一遍看的时候,只觉得本片乏味平淡,叙事及情感力量还不如已经让我觉得较差的《黄金时代》


满眼记住的都是周迅的苍老,霍建华的偶像剧画风,彭于晏带有幽默感的耍帅,以及差到让人难以忽视的王菀之。



其他人则是有的惊鸿一瞥,有的可有可无,散散落落地存在于这部以文艺为主调、日常为线索的抗日大片中。


第二遍再看时,已经掌握了片中各人的命运走向,反倒更容易从许鞍华沉静克制的镜头下,观察到那种缓慢流淌出来的不平凡感,那种乱世下才能突显的平凡人的伟大。


从“评论失语”到“有所感悟”,《明月几时有》的观影体验需要一个消化过程,而其中的原因,我们特请来一位资深的电影记者@支离疏,为大家详细厘清。


 文 / 支离疏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格瓦拉生活(ID:iGewara)


很多人看完《明月几时有》的第一观感,是有些失语般的混乱,不知道如何评价,好像不是很好,但又不至于差,这种感觉类似于《黄金时代》,但要更加强烈。


我周围的朋友基本上持两种态度:一是不好看,差劲,二是同样的无从评价。


然后细细想了想,一部电影之所以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大多因为电影中呈现出来的事实经验或者精神气质,超出了观者的现有经验,就《明月几时有》来说,是超出了观众的某些审美期待,由此大概明白为何“评价无从下手”了。



因为《明月几时有》这部电影,首先记录的是一段香港历史,其次才是抗战史。


这两个维度之间存在很大的落差。


而我们习惯的、期待的是抗战史的呈现,但许鞍华导演最看重的,是香港那段历史的呈现只是这段历史是关于抗日斗争的。


这两者,有着重要区别。



我们看惯了充满家国情怀的抗战片,但抗日战争在《明月几时有》里是碎片化、断面化、细节化的。


关于抗日战争,我们自小的影像体验是,抗战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历史大事件,充满大战役和游击队、沦陷区军民的小战斗,中间涌现出无数英勇事迹,共同构成了历史见证。


但在香港,因为地缘特点,不存在任何大战役,地理位置决定了此处不可能发生动辄成千上万人的战斗,更多的是小规模的、零星的、散点的游击队抗争,历史上也是如此。



这就造成了《明月几时有》的初步观感:不像是抗战历史片,没有任何震撼的会战大场面(几次空袭对看惯内地抗战片的我们来说,并不算激烈),刘黑仔和方兰们,基本存在于地下活动。


除了作为抗战片在观影经验上的陌生,《明月几时有》的“超出经验”还有第二个层面,就是家国情怀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场


我们可能很少意识到地缘政治对自身思想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地处中国东部地区的人(从东北到华北到华中、华南,抗日战争最惨烈所在),而我们理解的抗战和香港人理解的抗战几乎是两种形态。



就好像《赛德克·巴莱》中,台湾原住民与日本的斗争不是我们教科书里记载的抗日形态,当然,赛德克的事迹要比正式抗战更加早,而我要说明的意思是:地缘政治特殊的本土历史与大历史之间的联系,存在不可忽视的罅隙。


许鞍华拍这部电影的首要意图,是纪录香港的一段特殊历史,只是这段历史在时间和大场域上属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一部分。


这属于宏观的历史判断,但这种宏观理解,怕是无法还原彼时彼刻香港人民抗日的准确状态(具体到细节的生活样貌、抗争形式)



还是那句话,内地观众对抗战的理解是整体连贯的,而香港是局部且零星的,多少是独立于内地抗战之外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交集,茅盾、邹韬奋、梁漱溟等文人从香港的撤退,就是全片表现出来的历史交集点,还有结尾刘黑仔告别方兰,要去广东惠州继续抗战,这是明显地融入整个大历史之中。



这两处,是《明月几时有》(仅就电影来说)与内地抗战史唯有的两处明显联系,没有蒋委员长的南京和重庆没有延安和根据地,只是中国南方一隅的地域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本片的叙事开端,是由梁家辉饰演的抗战小鬼队成员,在冰室里对那段历史娓娓道来,许鞍华导演甚至也出镜,听梁家辉讲述抗战史。


梁家辉的讲述,充满私人情怀,比如他对方兰老师的爱慕之情,在电影中也有所点染。



许鞍华的这种叙事处理,正是在突出香港的地域主体,如果用我们的抗战价值观去看待这段香港抗战史,理解会无从下手,乃至出现偏差。


偏差之一,就是对本片中家国情怀薄弱的失落,这不是我们愿意理解的抗战片。


连李安的《色·戒》,都有王力宏带领一群学生排演话剧,高喊“中国不能亡”的情节。


刘黑仔、方兰们却没有口号,没有为国为民的呐喊(至少电影里没有体现),只是坚定地去做,可以说这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存亡,但首要的切实的目的,是为了家园(香港)的存亡。



香港与内地隐秘复杂的历史联系,终究让步于种族血脉,没问题,关键时刻都是中国人一条心,但我们要切记不要总是抱有这种情怀期待,要保留对地域历史的理解空间。


同时,注意电影中久石让的配乐风格,许鞍华导演说,想加入一些轻松的、节奏明快的元素,这是一招险棋,但效果不错。


▲彭于晏也成了本片的喜剧担当


在抗战片中用这种风格的配乐,好像不太搭调,但真实的细节可能就是这样的,不是时时刻刻都要血海深仇呼天抢地的。


毕竟,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可能对我们来说有些寡淡,没有那种惊心动魄的谍战、排山倒海的血斗。不过,这种“寡淡”之下依然是紧张危险的英勇行为。



《明月几时有》的处理方法是反高潮、反崇高、反史诗(这种处理方法是我们理解的关键),是弱化戏剧冲突的,所以我们看得有些不适应。


比如叶德娴这个角色的转变,从一个有点自私自利的市井妇女变成有担当的地下工作者。


但这种转变非常细微,不是激烈的充满情绪大波动的转变,不涉及血恨(想想我们看的抗战片,这种平淡无奇的转折是不被允许的),直接原因是她对女儿的关爱。



再看细节,表现这个角色“自私”的情节都是通过食物(给茅盾夫妇的糕点),通过对女儿婚姻大事的关切,这就是最平常的市井妇女。


这是一种私人化的表达,这个角色的私人,就是香港的私人。


真实的抗战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我们这一代都不知道,只能通过书本、影像资料去了解。这很无奈,势必会造成我们对历史理解的片面。


▲周迅饰演的方姑及其人物原型


之所以片面,是我们接受的信息过于宏观。


抗日战争从某年到某年(前段时间不是刚从八年抗战改成十四年抗战吗?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一句话的事,但其中蕴含的苦难悲痛,远远超出字面表述),某场战役死伤多少万,战略意义如何如何……


我们背诵来考试的,都是由无数真实细节组成的历史概念。



但落到细节,最细节的部分,落到某场战役里的一场战斗,一场战斗里的一次突袭,一次突袭里的一段巷战,这就是《明月几时有》的状态,是战争最真实的组成。


打个比方,就好像是体育比赛的高光集锦,我们看到的都是球星最精彩的瞬间,看多了集锦就以为比赛全程都是这样精彩激烈。


等看到一场完整的漫长的比赛,发现里面很多时候都是平淡无奇乃至枯燥的,进球得分都在电光火石间,那之前那之后,都是准备的细节。



而这最具体最局部的细节,正是构成一场完整比赛的最基本的单元。


《明月几时有》多少颠覆(或者说扩大)了我们的历史观,正是这部香港抗战片在当下语境中最大的价值之一。



推荐阅读

用简单制造震撼,这部片子做到了

暑期档来了,请国产电影开始你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