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走好如果有天我在白云之上离开,我是否会离天堂更近一些?
2017-09-06
首页微信精选兄弟,走好如果有天我在白云之上离开,我是否会离天堂更近一些?



昨天,我们的一位好兄弟永远离开了我们。


33岁的年轻教员,本应是风华正茂的大好年华,如今只能让我们扼腕。

他留给大家永远是最灿烂的笑容


走得太突然,上午还在微信里说再见,下午就已再也不见,

让人没有一点点准备,剩下的只有惆怅和追思。


纪念他的,是一篇篇的朋友圈心情。





大家怀念的,是朝夕相处的好兄弟的音容笑貌。

大家惆怅的,不仅仅因为他英年早逝,而是我们也常常感到心力憔悴。


媒体里的飞行员都是光鲜的,但现实中的飞行员是疲惫的。

一如最开始那张图片,最灿烂的笑容背后,其实是连续14个小时的作战。



按现行的规定,单套飞行机组(一名机长+一名副驾驶)的最长值勤时间为16个小时,也就是说他们从早上6点报到开始,最长可以工作到晚上10点!


本是为了极端延误情况而设定的值勤时间上限,现在却屡屡成为常态。


这16个小时里,他们飞上天需要全神贯注保证安全,在地面面对延误还要与各方协调。

频率里“您再帮忙协调一下吧,看有没有起飞时间,我们时间快超了”这样的请求越来越常见。


看看我们最新的7月份正点率表现(来自第三方机构数据)

机场最差正点率全球排名


航空公司最差正点率全球排名


在整体正点率低下的大背景下,不光光是飞行员,包括乘务员、安全员、机务、管制员、签派员、地服......等在内的一线员工事实上全部都在超负荷运转。


比如乘务员/安全员,前面说单套飞行机组的值勤时间上限是16个小时,而乘务员和安全员,标准组的值勤时间上限是20个小时,20,20,20...


而地服人员更加要面对随时可能因为延误丧失理智的旅客...

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没有一个公开权威的信息让他们信服。


在普遍性延误的情况下,以飞行员为例,可以说,现在的一年1000小时飞行,比10年前飞1500小时都累!

121-R5的900小时,实话说,只是程度上的缓解。

等2年4个月的过渡期之后的2020年,如果空域改革和空管软硬件没有大的改观,可以想见的是,按照运输量每年两位数的增速,延误只会更严重,一线人员也只比现在更加疲惫!


事实上,现在体检不通过比例大增与这种环境不无关系。

近些年,发生的猝死悲剧也屡有耳闻,各个公司各个专业都有涉及。

这其实,已经是一个信号。


对于公众来说,民航人的疲劳同样与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

别的不说,想想如果你在客舱里,万米高空,前面的飞行员却与世长辞,你会怎么想?

这并非危言耸听,曾经发生过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在值勤岗位上失能甚至猝死事件,这无疑也是公共安全的一大隐患。


一位33岁的年轻机长走了,如果能给行业带来反思,带来改变,他的离开才会更有意义。


在此,我们再次呼吁

1、加快空域改革,把“路”修宽参见前文航班延误,生生把机长逼成了诗人

2、尽快推进CDM信息一体化的建设,避免空域资源的浪费参见前文给个预计起飞时间这么难吗?

3、信息公开,让公众有机会直接面对权威信息,不要让一线人员承受旅客不应有的质疑。参见前文给个预计起飞时间这么难吗?

4、包括飞行员、乘务员、签派员、管制员、机务等在内的一线人员的休息期执行情况严格执法。避免疲劳作业。


改革需要时间,在延误的问题得到真正解决之前,我们需要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特别是疲劳管理。

累了,一定要歇歇。


温馨提示:任何决定都应有法规支持。


下面这张朋友圈,供有志于提高员工归属感荣誉感的公司借鉴。


疲劳,并非一个专业、一个公司面对的风险。它是全行业目前共同的敌人。


❤❤❤  兄弟,一路珍重! ❤❤❤



—————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