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4.1的导演请指教:掌握了流量密码,却丢了口碑
2021-11-18
首页微信精选豆瓣4.1的导演请指教:掌握了流量密码,却丢了口碑
©镜像娱乐原创
文丨李芊雪

腾讯视频刚播出两期的综艺《导演请指教》,又刷新了年度低分综艺排行榜。日前,靠着“吵架”多次上热搜的这档综艺在豆瓣开分仅有4.1,此举再次证明了一档综艺若仅想凭借话题“出圈”,终难得好口碑。

 


评选流程混乱、选角存在争议,再加上节目有意剪辑话题冲突、矛盾节点……《导演请指教》中的每一个“看点”似乎都踩在了娱乐话题上。而这也就直接催生了网友对这档节目的花式吐槽。毕竟,本就“门外汉”的观众,只能见到娱乐性十足的纷争,并不能感受到从业者们对影视创作的敬畏,与影视从业者彼此之间的尊重。

 

违背电影创作规律

放大矛盾炒话题

 

众所周知,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从编剧到选角,从拍摄到剪辑,需要很长的时间打磨才能呈现出很好的效果。然而,作为一档打着“还原市场机制,打造影视行业微缩图鉴”旗号的综艺,节目组不顾电影内容创作规律,让导演在两天时间内“突击拍片”,这引发了许多观众的诟病。壹条电影就直指节目组,让导演们两三天拍一部短片的节目设置,是:“榨干导演,消费电影,迎合大众。”

 

从16位导演到40+位参演演员,再到数位傲慢但非主流的“影评人”,都是在参与或品评2天速成的短片。但是,快速产出的作品很难体现创作者的真实功底与能力,节目设置似乎只是为了“话题”产出而服务。

 

 

暂且不考虑导演水平、资源调配等因素的影响,仅就创作时间上的限制,就决定了导演们需要缩减时间与打磨作品的心力。而这些违背了创作规律产出的作品,要直接拉上台被节目中傲慢自大的影评人士品评,这于创作者而言并不公平。并且,这样做也就直接造成了创作者与评论人之间的“吵架”“纷乱”甚至是“诋毁”。这场“无休止”的争论中,除了节目获得了一些热搜外,参与节目的各方,没有一方是赢家。

 

此外,节目组通过剪辑等综艺表现手法,将不同人群之间的矛盾加以放大了许多;而节目中,所呈现出的形象统一的“影评人”,大多自恃清高又咄咄逼人。这一切带给节目的都只有“话题”。

 

先“黑红”后“洗白”

业界和观众谁“认账”?

 

作为拥有《演员请就位》制作经验的节目组,深谙话题综艺的炮制方法,如出一辙般创作出的《导演请指教》也同前作一样,因不专业与对创作的不敬畏,并不被观众和行业认可。掌握了流量密码的节目组,通过挖掘、释放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频繁创造话题冲击热搜榜单。

 

 

有统计数据显示,《导演请指教》开播3天就上了97个热搜,平均每1.5个小时就有一个热搜。

 

在云合数据给出的综艺全舆情热度榜中,《导演请指教》上线首日就登上TOP3,在11月6日更是成了热度TOP1。

 

但靠着“吵架”相关话题带来的热度,并没有转化成真实的播放数据,上线首日就登上热度TOP3的《导演请指教》,开播首日的正片有效播放量仅排在第7位,与TOP1的市占率之差超过了5%。这也证明了只活在茶余饭后八卦谈资里的节目,于行业、于观众都激不起任何水花。

 

用心“抓流量”“造话题”的创作思维早已验证了不可取,奈何《导演请指教》终于还是做成了一档“话题综艺”。

 

回看《导演请指教》的创作目的,的确过于倾向综艺节目的娱乐属性。而“话题”先行的综艺玩法,使电影这一艺术品类,沦为了综艺节目“出圈”的效果元素。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大众想要理解影视行业真实运作规则的需求,也丢掉了节目最初的高立意:扶持新导演。

 

 

虽然“看点”更足,但这样充斥着“争吵”的节目看下来,观众没有任何收获,导演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压榨消耗,这也许就是评分扑街的最大原因。


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编辑署名,违者必究

 ━━ 已入驻平台 ━━ 

━━ 视频号 已入驻平台 ━━ 

商务合作、投稿、应聘可添加微信:

ID1:love-travis

ID2:Course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