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海鲜扎了可能致命:感染这种海洋细菌死亡率超50%
2021-11-25
首页微信精选被海鲜扎了可能致命:感染这种海洋细菌死亡率超50%


老人洗虾手指被刺,只能截肢保命。听起来耸人听闻,但却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


11月22日,#老人洗虾手指遭刺被迫截肢保命#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议论。



被海鲜扎伤为什么会危及生命?《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提醒你关注这种“致命菌”,并教你如何正确处理海鲜。


受访专家

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教授  蔺新英


洗虾扎伤手,老人被迫截肢保命



11月初,东莞一81岁老人在做饭洗虾时,被一只虾刺到左手。因没出血也不疼,老人没有在意。


两天后,老人的左上肢突然开始肿痛不能动,左手掌及前臂出现了很多水疱、渗出,还有局部瘀斑,左手手指远端局部轻微发黑,压痛明显,人也发起了高烧。


送医后病情发展迅速,左上肢出现坏死,休克住进了ICU。



经诊断为感染创伤弧菌。最终,老人接受了左上肢截肢手术,保住了性命。


这种海洋里的特殊菌,很“要命”


被海鲜扎后有可能感染了一种叫“海洋创伤弧菌”的细菌,细菌产生的酶可以分解、破坏组织,使感染迅速沿着皮下间隙向周围扩散,引起组织的广泛性充血、水肿。


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病人将迅速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进而危及生命。


显微镜下的创伤弧菌


海洋创伤弧菌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它栖息于海洋和海鲜体内外,是一种常见的海洋弧形细菌,特点是喜热、怕冷,在冬天几乎无法存活,夏天是其活动的高峰期。


由于这种细菌“嗜盐”,这就决定了它只能在海水种生存,常通过肢体远端的皮肤损伤伤口侵入人体。


  • 海洋创伤弧菌感染常常是身体有创口在海水中游玩、或者是处理带菌海鲜的时候受伤所致。


  • 同样,人吃了带菌的生鱼片、生蚝等海鲜,也可能感染海洋弧菌。



一旦感染,病情极其凶险,48小时内死亡率在50%以上,如果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接近百分之百。其临床最常见的是两种表现:伤口感染及原发性败血症


患者初期会出现发烧,以及水泡、红斑、紫癜、皮肤发黑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发展为皮肤组织大面积坏死,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手把手教你正确处理海鲜


抵抗力强的人,一般不会感染创伤弧菌,大家不必恐慌。但如果有外伤,或者体质较弱的人,有慢性肝病、糖尿病,嗜酒的人群,则一定要注意预防。



处理海鲜要戴手套


在捕捉海鲜或宰杀海鲜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戴手套的习惯,这样可以避免受伤,可以有效预防海洋创伤弧菌的感染。


海鲜尽量做熟了吃


生海鲜食品中存在一些可以引起肠道感染的细菌,比如副溶血性弧菌。在夏秋温度适宜时,副溶血性弧菌容易大量繁殖。


如果烹调不当,海鲜没有煮熟就吃,会引起食物中毒,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低热等症状,粪便多为水样、血水样或脓血便。病情急发,症状严重,让人措手不及。


海鲜类食物烹调时一定要熟透,鱼、虾、蟹、贝类,蒸煮时需加热至100℃,持续30分钟。


适合凉拌的海鲜要反复清洗干净后,在100℃沸水中焯烫数分钟,以杀灭细菌。由于副溶血性弧菌对酸的抵抗力较弱,烹调前后可加些食醋调拌,有助杀菌。


加工海鲜时一定要生熟分开,以免食物间交叉污染。


有伤口不要触碰海鲜


如果你手上有伤口,就不要触碰海鲜了。一旦身上有破损或伤口,也尽量不要在海水中游玩。


被海鲜扎伤怎么办


如果不小心被虾、蟹、鱼刺伤,应该将血挤出,然后用清水冲洗。如果出现疼痛、瘙痒、肿胀、腹泻或发热等症状,就必须马上到医院就诊。


专家提醒:对于近来有海水、海鲜接触史,出现发热、皮肤损害或低血压、下肢感染症状起病的患者,应提高对创伤弧菌感染的警惕性,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本期编辑:王薏欣


等等,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