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曾广伟教授:上医治未病,借超声之力严防小儿先心病;预案须完善,不打无准备之仗
2021-12-09
首页微信精选专家访谈|曾广伟教授:上医治未病,借超声之力严防小儿先心病;预案须完善,不打无准备之仗

凭借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等优势,介入治疗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在介入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国产器械也在不断创新,朝向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的方向阔步前行。现下,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热度不断升温,亦有愈来愈多的临床医师关注和加入到该诊疗领域。为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门诊》特邀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曾广伟教授结合当下我国的先心病防治管理现状,分享房间隔缺损等常见先心病的诊疗经验,为先心病领域的广大中青年临床医师答疑解惑。

——上医治未病·预防胜治疗——



《门诊》:先天性心脏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您认为临床医师应如何充分利用影像学手段更好地完成孕期先心病的筛查工作?当前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先天性心脏病产前早期诊断的积极意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曾广伟教授:超声技术的应用对于先心病的筛查治疗而言极具意义。过去与外省(如:云南省、四川省)超声科、妇产科等科室团队交流学习时,我们就发现,他们在产前、孕期乃至儿童阶段均提供了完善的筛查体制,部分小学甚至还出现过同一年间四五家医院前去筛查先心病的情况,这是他们在儿童先心病筛查诊断方面成果斐然的一大主要原因,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目前,得益于生活条件提升以及预防医学的完备,我国先心病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临床上不仅会指导孕妇于围孕期补充叶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预防先天缺陷,同时也会根据孕检随访资料及时提醒大家到院进行超声筛查。众所周知,胎儿发育至24周~26周时,心脏的整体结构基本已经成型、成熟,这一时期,通过常规的超声检查,临床上就能及时地发现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等各种先心病,而后根据危害程度予以治疗建议,避免后续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经济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随着技术发展更迭,只要及时予以干预治疗,绝大多数先心病患者都能恢复至与常人一样的健康状态。为此,临床医师一定要做好筛查,不仅是加强孕期胎儿的超声筛查,还要重视父母双方是否有先心病家族史等。正所谓上医治未病,对于先心病患者来说,及时干预方能确保预后获益最大化,明知病情却长期放任不管、直至别无他法再来求医不仅耗资巨大、往往也收效甚微。因此,大家务必积极宣传“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的正确就诊观念,竭尽所能做到预防、治疗“两头抓”。

——完善预案,例例成竹在胸·勤于积累,终可游刃有余——



《门诊》:在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方面,这些年我国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对于条件和大小合适的房间隔缺损操作成功率更是可达100%,在您看来决定这项技术成功率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考虑到部分ASD患者往往合并有短残端房间隔缺损、多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等,对于这类特殊情况患者的治疗策略您又持有何种看法?

曾广伟教授:从术式角度来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学习曲线并不长,新手医师在了解基础概念和经过10~20例的病例经验积累后基本就可轻松上手;但若是想挑战多发孔型、短残端等复杂房缺病例,将手术做细做精、实现预后获益最大化,那么临床医师就必须积极借助超声科的辅助,于术前明确房间隔“前、后、上、下”四缘的大小厚度,以及周围解剖学结构特征,制定完善的术前预案与应急处理策略;同时勤勉积累经验,于实战中磨砺自身介入技术,最终量变引发质变,取得技术上的突飞猛进。

需要关注的是,尽管临床上总是要求严格按照指南推荐进行适应证界定,但总有一部分患者是游离于介入禁忌证与适应证之间的范围内,并且极度排斥行外科开胸治疗,这种情况下术前评估的重要性就尤为明显。我院既往曾遇到过这样的多孔型房缺病患,经食道超声评估发现房间隔上存在两个间距17 mm左右的缺孔,考虑到球囊扩张以合并两孔的方式不太合适,而患者又强烈渴望介入治疗,故最终选择分两次予以手术封堵,即:首个介入封堵器植入、内皮化半年至1年后,再封堵另一枚缺孔,而长期随访结果也证实,这一策略带来了非常安全优异的预后效果。

另外,部分多孔型房缺患者会存在缺少上缘或下缘的特殊情况,这对于封堵器的固定来说挑战相对较大,但只要“三面有缘”,封堵器能够稳固地“挂”在房间隔预期位置,术者就不妨一试;如若封堵器在牵拉试验中就非常明显地滑动或脱落,则明显不宜考虑行介入封堵治疗。因此,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与策略制定非常得重要,术者切忌急于上手操作,务必将所有手术风险与相应的预案准备全部纳入考量。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充分考虑各种风险问题之后,术者自身就会感到成竹在胸、游刃有余,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也会非常之顺畅、安全。

——性能过硬·安心之选——



《门诊》:作为国产原创先心封堵器,氧化膜单铆ASD封堵器自上市以来便广受好评,从诊疗角度来说,您认为哪类患者更适合选择氧化膜单铆ASD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术中操作需注意哪些要点?氧化膜单铆ASD封堵器将会对术后内皮化带来怎样的影响?

曾广伟教授:从个人角度来看,正如EBU Guiding是当下用于干预复杂冠脉病变的最成熟的指引导管,在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上海形状记忆推出的MemoCarna氧化膜单铆ASD封堵器亦是应对房间隔缺损的必备利器。从封堵器应用体验而言,MemoCarna虽是单铆封堵器,但在应对稍大缺孔的房缺病例时也能提供超强的支撑力,即便是在合并肺动脉高压等情况时,亦能够“不动如山”、稳稳锚定在房间隔缺损位置。

很多高凝体质患者术后往往左房内容易形成血栓,而该器械独特的单铆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就能降低血栓形成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内膜化速度也会相应加速;不过,氧化膜单铆ASD封堵器最大的优势还不在此,而是其为后续5年、10年甚至20年的再次穿间隔留下了充足的余地:由于是单铆,术者再次介入时,只要确保导丝能够穿过右房一面,就可顺利完成后续的一系列操作,这对远期发作房颤,亟需行左心耳封堵或消融治疗的患者群体而言无疑是极大的便利。

在术后抗凝方面,由于临床观察到氧化膜单铆ASD封堵器的内皮化速度相当之快(约1~3个月),故我院通常采取积极的抗凝策略,只要无禁忌证或不良反应,常规建议术后行为期6个月的双抗治疗,同时定期到院行超声评估内皮化进程;对于封堵器型号偏大的患者,可适当延长双抗时长约2~3个月。不同于冠心病诊疗中相对偏低的随访率,先心病患者往往非常重视自身的病况,随访积极性与用药依从性非常之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临床工作负担。不过,我们还是需要重视术后随访与评估工作,根据影像学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抗凝方针,避免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传播先进理念·探寻可降解之路——



《门诊》:作为西安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青年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在当前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发展日益蓬勃的背景下,您对于贵院以及区域内该疾病领域的发展有着怎样的规划?对于未来国产先心病封堵器的发展前景您又有何期待?

曾广伟教授:早些年,结构性心脏病领域还没有如今的繁荣之势,我们就已本着自身对于该领域的浓厚兴趣,在张玉顺教授的引领指导之下深入结构性心脏病领域,逐步从学习摸索、走向挑战一个又一个复杂的先心病病例;现在,越来越多的冠脉、电生理医师开始涌向结构性心脏病领域,为先心病患的临床诊疗工作注入了全新活力,在这一形式下,我们也希望能够跳出当前的“小圈”,吸引更多中青年医师的关注和兴趣。

作为陕西省内的一家私立大型三甲医院,我院现已荣获国际JCI认证,并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省级三甲医院评审工作。在硬件与软件设施以及医保报销方面,我院其实与公立医院别无二致;相反,由于是私立医院,院内反而能够更快地申请应用新兴器械产品;在王海昌院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跟国际前沿动向,只要是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新型治疗技术(如:冷冻消融、无导线起搏、TAVR),都会不遗余力地引入院内。心脏病医院计划550张床位!目前开放五个病区,二病区收治了大量复杂高危冠脉患者,但是心律失常治疗、绿色电生理和结构性心脏病治疗同样是我们的特色亚专科;同时也是陕西省健康促进和教育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委员会、西安市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青委会、心电青委会的主委单位!旨在将当前最先进的治疗理念、治疗技术分享给广大医患。

在器械进展方面,我国的先心病封堵器研发和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以MemoCarna氧化膜单铆ASD封堵器为代表的多款国产器械为广大先心病患者提供了高性价比的治疗选择。不过,器械优化是永恒的探索话题,可降解技术的出现让临床上看到了介入“完全无植入”的希望,也掀起了又一波封堵器改良风潮。从个人角度来说,一枚优异的可降解封堵器,最好能够等到内皮化完全后再开始发生降解反应;在内膜包裹下,此时封堵器无论是从边缘还是中间开始降解,都不会对患者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也就能收获更好的预后结果。当然,这一切目前仍在探索之中,也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临床上能够传来更多关于可降解封堵器械的喜讯,为患者、也为整个社会谋得更多福利!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