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不磨自在心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逝世
2018-02-07
首页微信精选万古不磨自在心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逝世

者按:国学泰斗、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古文字学家、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学会终身名誉会长饶宗颐先生今日凌晨逝世,享年101岁。

凤凰网国学频道、历史频道共同推出特别专题,特此表达对饶宗颐先生的悼念和缅怀。查看专题全部内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饶宗颐先生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祖籍广东潮州,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现当代国学家先后有钱锺书、季羡林与之并称,称“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


饶宗颐先生曾获多项奖誉、荣誉博士及名誉教授衔,包括法兰西学院儒林汉学特赏、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巴黎亚洲学会荣誉会员、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首位华人荣誉人文科学博士、中国国家文物局及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别贡献奖、香港政府大紫荆勋章,以及香港艺术发展局终身成就奖等。


2011年12月13日,饶宗颐先生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3年3月23日,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饶宗颐被先生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2014年9月,获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




饶教授是蜚声国际的百科全书式大学者,素有国学大师之称,近年更有国宝之誉。


2000年,饶宗颐与季羡林在北大合影。图/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查看完整图集请戳文末“阅读原文”


2000年,饶宗颐在法国巴黎罗浮宫前。图/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


2008年,饶宗颐到北京探访季羡林教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4月在北京会见饶宗颐。


饶宗颐先生的学术文化


饶宗颐先生历经百年沧桑,亲治中外学术八十余载,既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又兼研外域人文,比较之下,他发觉世界其他古文明都曾出现过历史断层,只有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赓续不断。有关这方面,他在1995年8月出版的大型学术刊物《华学》的创刊词中,如是说:


“中华文明是屹立大地上从未间断的文化综合体,尽管历尽沧桑,经过无数纷扰、割据、分与合相寻的历史波折,却始终保持它的连续性,像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河滚滚奔流,至于今日,和早已沉淀在历史断层中的巴比伦、埃及、希腊等古老文化完全不一样。”


先生上论,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他对中华文明及其传统文化,自始至终充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实在发人深省。


“饶荷”盛开香远益清


饶宗颐先生喜画荷,早期的荷花主要吸收八大山人、陈白阳、吴昌硕等的画法,有的夹以花青敷色,浑厚中不乏清丽。后期的荷花明显有着自己的追求,跟历代画荷名家拉开距离。无论从技法上和设色上都独具面目,被称为“饶荷”。(查看完整图集请戳文末“阅读原文”)


饶宗颐作荷花,以自然的荷花姿影为其形,以古人的墨笔荷花为其韵,以心中的清涟高洁为其神,乃成“饶荷”之貌。(查看完整图集请戳文末“阅读原文”)


饶宗颐除了荷花还画过哪些?


其实除了荷花之外,饶宗颐先生在绘画领域也曾涉猎诸多题材,可谓“心罗万象”。2006年,《饶宗颐艺术创作汇集》出版,全集共十二册,收入其书画作品约一千五百件。以下均为饶宗颐先生绘画作品。


《炳灵寺写生》

《春水垂杨》

《断桥卧柳》


饶宗颐于绘画、书法亦造诣颇深,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曾得张大千赞赏。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自成一格。

(查看完整图集请戳文末“阅读原文”)


饶宗颐书法作品欣赏


国学大师饶宗颐书法作品欣赏(查看完整图集请戳文末“阅读原文”)


“他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其贯通中西之学,则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他是“心目中的大师”,法国汉学家说他是全欧洲汉学界的老师,当代最伟大的汉学家,一代通儒。”


2014年9月,在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致敬国学-2014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中,饶宗颐先生获“首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这段颁奖词,亦是对他一生的写照。人们常以“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来形容饶宗颐做学问的态度和追求,也是对他倡导“学问要接着做,不能照着做”这一观点的诗意提炼。


凤凰网国学频道、历史频道共同推出特别专题,特此表达对饶宗颐先生的悼念和缅怀。查看专题全部内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