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3段婚姻,36岁离奇去世:美丽又悲惨的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2-05-26
首页微信精选20年3段婚姻,36岁离奇去世:美丽又悲惨的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丨杨萍

1962年8月5日,美国警方接到报警电话:
好莱坞明星玛丽莲.梦露,死于家中。
她的床边摆着精神疾病药物,手上拿着一个不知道打给谁的电话。屋内没有打斗痕迹,身体也没有外伤。
梦露为什么死亡?是谋杀、自杀还是药物过量?
直到今天仍是未解之谜。
撕开“美国性感宝贝”的外衣,梦露的内在也是一个谜。


她身上有太多标签,人们寄予了她很多想象:
现象级娱乐圈巨星、一个吻就能让人融化的尤物、肯尼迪总统的秘密情人……
但真正的梦露,并不存在于这些标签中。
真正的她,其实一直是个未长大的,受伤小孩。

疼痛的内在小孩:一出生就不被爱
玛丽莲梦露出身自一个糟糕家庭:精神病世家。
被祖母丢弃,被养母割舍,被生母抛弃后,她的内在小孩伤痕累累。
自传中,她陈述哀痛,字字泣血:
我是私生女,从未见过父亲,母亲因为患精神病离开了我,小时候我一直辗转在不同的寄宿家庭中……
被抛弃的伤痛太疼了,让梦露渴望用“关注”来缓解疼痛。
她的内在小孩幻想着:父亲在家等着她,当她回家后,母亲会温柔地关心她。
现实中,梦露根本没有父亲,母亲不爱她,周围人对她也很冷漠。
为了得到关注,她削尖了脑袋进入演艺圈,梦想成为万人迷,被全世界热爱。

为此,19岁的梦露可以在寒冬中光着腿,拿出一天的生活费,忍饥挨饿上一堂表演课。
她不知疲倦的一次次试镜,最终一鸣惊人。对“关注”的惊人渴望,驱动她从小透明变成了巨星。
可深层次上,她没有真正听到内在小孩的声音。
TA一直在啼哭:如果我的父母抛弃我,那所有人都会抛弃我。
所以,生活也没有真正满足她。
她用心磨练演技,但人们只想看她卖弄风情。资本家要求梦露“像挤牙膏”一样挤出性感,却对她演技上的进步嗤之以鼻。
她厌恶这样的生活,为此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梦露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她渴望用“关注”疗愈自己,可内在小孩的伤没有被疗愈,反而越来越严重。
为什么?
原因在于:梦露渴望全世界关注自己,但她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值得关注。
她在自传中透露:每当被别人看透心声,我都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她的内在,有着深深的“不被爱”的感受。
而当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自己,那么无论被多少人爱,都无法感到满足。
带着原生家庭遗留下的创伤,梦露踏入亲密关系时,也陷入了一片混乱。

缺爱的内在小孩:恋情多次惨遭抛弃
豆蔻年华的梦露,用爱情来填补亲情的缺失。她痴迷初恋情人,但对方拒绝娶她。
他说:“你的思想不深刻,跟你的胸部比起来,它就是一个胚胎。”
于是,梦露发了疯似的读书,有人统计过:截止去世,梦露一共读了403本书。
可惜,她最终也没有等来初恋回心转意,为了给孤单的内心一个支点,她盲目地投入三段婚姻。

第一段婚姻,16岁的梦露嫁给一名工人。
她叫丈夫“爸爸”,对方很反感,可她坚持要这样叫。
成名后,丈夫无法接受她袒胸露乳,提出离婚,为了填补婚姻破裂的孤单,她又嫁给一名大11岁的棒球明星。
丈夫的控制欲和妒忌心很强,甚至对她大打出手。梦露无法接受他是这样一个人,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不到一年。
梦露很恐惧孤单,每次结婚,都是为了找一个人填补内心的空缺。
成年的她,如同一个未长大的孩子,幻想自己能够被爱,一旦没有被满足,就开始崩溃、哭泣。
因此,梦露不断在同一个坑里摔跤。
她的第三任丈夫是一个剧作家,两人志同道合,但梦露偷看了他的日记,她看见丈夫把自己描述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她感到恐惧,似乎内心被看穿。梦露从此陷入自暴自弃,最终逃离了这段婚姻。
梦露为丈夫们堕胎、立遗嘱、忍受家暴。结果,三任丈夫都抛弃了她。
他们的理由大同小异:“梦露没有看起来那么成熟,她的内在就是个小孩。”


因为内在小孩对爱如饥似渴,梦露的生活陷入一个怪圈:
一直在外界抓取无条件爱她的人,想给内心的婴孩喂饱爱,但又不相信自己真的会被爱,每次得到的爱都是虚假的。
就像她自己说的:
“我慢慢长大,逐渐知道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我的生命里没有亲吻,没有希望。我经常感到孤单,想要死去,我总是试图通过幻想取悦自己。”
这种摇摇晃晃的人生状态,在梦露的生命中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她就像跌入了恐惧的黑洞里,无法抽离。

恐惧的内在小孩:世界充满不安
张德芬老师说:我们内在小孩最大的特征,就是恐惧。
梦露是电影史上最美的女人之一,但她有着糟糕的卫生习惯。自传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由于梦露太邋遢,她家的佣人经常更换。
梦露喜欢在床上吃东西,喜欢赤身裸体睡在满是食物残渣的床上;她酷爱囤积脏衣服,诺大的房间堆满了换洗衣物。
房间太凌乱,连女佣都称之为“垃圾房”。
心理学家认为:糟糕的卫生习惯,是对抗内在恐惧的方式,也是抑郁情绪的投射。
肛欲期的小孩不安时,会产生玩弄粪便的冲动;即使长大成人,心智不够成熟,焦虑时,还是会渴望用自己的“粪便”涂满房间。
这会让他们感到“全世界都是我”,重新感到安全。
这种恐惧,我在来访者身上也看到过。


她小的时候住在猪圈一样的房间里,冷漠无情的父母,让她太害怕失去,逐渐养成了“囤货”的习惯。
成年后谈了恋爱,因为她囤积了太多垃圾,男友提出分手。
那一瞬间,她感到“两眼一黑”:这些垃圾对我很重要,为什么他不懂?
我告诉她:因为你的癖好,是在满足自己的内在小孩,而不是为了让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
心理学家荣格说:内在小孩,是一个人内心中未成长、未被安抚好的部分。
长大后在关系中投射的伤痛、缺爱、恐惧,其实都是内在小孩在呻吟。
但内在小孩需要的不是我们的盲目满足,而是去真正看见它,为它疗伤。
伤口痊愈后,我们才能蜕变为一个有力量的人,不轻易被“受伤的面向”左右,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去看见心中哭泣的孩子,疗愈Ta
1962年8月5日,梦露死了。
这个走到生命尽头,仍然觉得自己不被理解的女人,留下遗憾,就此离开。
她的内在小孩,再也没有被看到和疗愈的机会。


其实,还有很多普通人的“内在小孩”,和梦露一样,经历着哭泣,呐喊,恐惧,却不自知。
正如我的那位来访者。
当她对我控诉着“他为什么不懂我”,我反问她“你理解你自己吗”?
沉默片刻后,她听到了内在小孩真正的声音:
你为什么不懂我?我想要被爱,我想要休息,我需要陪伴……
原来,她之所以囤货,是因为内心很不安,害怕男友迟早会离开她。
“我不配被爱”,这个声音伴随着男友的消失,像一道惊雷,炸开了她本就伤痕累累的内心。
过去,她一直捂着眼睛,不去看这些伤痕,只希望别人能来疗愈她。
现在,她看到了伤痕,也听到了内在小孩的声音。
而看到和听到,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在寻找幸福之前,先让内在小孩停止恐惧,对于明确自己的幸福之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受伤的内在小孩并非没有机会疗愈,一个有成长属性的人会不断整合自己。


那么,我们该如何修炼疗愈内在小孩的能力?
首先,停止满足,和负面情绪待一会。
当你感到恐惧不安,别急着摆脱,感受内在小孩的恐惧和无助,倾听TA到底想说什么。
只有你先回应到自己,才能期望别人真正回应到你。
然后,停止指责,给予更多积极的关注。
指责自己“真是没用”,并不会减缓不安,只能让内在小孩闭嘴。
次数多了,想说的话无人可听,内在小孩不堪重负,疗愈TA也会变得异常艰难。
所以,请停止指责,当你想要自我评判,请给自己拉个刹车。
取而代之,投入积极正面的言语,比如:
你已经尽力了;你很棒;你很强大……
试着相信这些积极关注,它比盲目的满足更能疗愈你。
最后,自我关怀,主动为内在小孩赋能。
放下自我攻击后,我们就会开始关怀自己。
撇开周围人的声音,向内探索喜怒哀乐:
“我开心吗?我难受吗?我愿意吗?”
这些探索,可以化解“我不值得被爱”的歪曲认识。
因为相爱的基础是理解,爱上自己的基础是了解自己。
当你能够安静地接受全部的自己,挖掘出内在小孩的优势,同时接纳它的不足,你就走出了“爱自己”的第一步。
内在小孩有着成长能力,得到安抚后,不需要过度满足,TA也会长大。
因此,只要经营好和自己的关系,哪怕不努力付出,与他人的关系也会更加稳固。
走近你的内在小孩,倾听TA,看到TA,拥抱TA。
成为自己的治疗师,无需向外索求,你生命中所需要的一切幸福,都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策划 | 鱼甜

编辑 | 鱼甜
主播 | 杨萍

关注张德芬空间】视频号
转发该条视频后

添加客服:meetmeet18 

即可免费领取体验营

365幸福成长卡已全面升级,
畅享8大权益,
全新冥想、讲书上线,
请升级APP到最新版查看哦
↓↓↓
今日话题
亲爱的,看完文章后,你对“内在小孩”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收获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