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罕见病!重医附一院多学科团队诊断重庆首例淀粉人
2022-06-20
首页微信精选挑战罕见病!重医附一院多学科团队诊断重庆首例淀粉人


近日,重医附一院心肌淀粉样变多学科团队(MDT)成功诊断出重庆市第一例ATTR-CM(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


1

Part.1

什么是“淀粉人”?

ATTR-CM俗称“淀粉人”,是由于转甲状腺素蛋白四聚体解离成单体,错误折叠为淀粉样物质后沉积于心肌间质,最终导致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的一种罕见心脏病。ATTR-CM有两种亚型,一种是遗传突变型ATTR-CM,是由TTR突变引起,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多为50-60岁左右;另一种为野生型ATTR-CM,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常发病于75岁以上男性。ATTR-CM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且累及多脏器,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不足3年,预后极差。


近年来,国家对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视,心血管学术界也开始重视包括ATTR-CM、法布雷病、糖原贮积症等在内的心血管罕见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联合公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ATTR-CM作为特发性心肌病的一种,被列入121种罕见病之一。2019年10月,中国报道了首个ATTR-CM病例,随着ATTR-CM逐渐被认识和重视,报道的病例逐年增多,但全国诊断明确的ATTR-CM数量仍不足200例。


2

Part.2

36岁患者确诊

MDT团队开出重庆市首张处方

该患者是一名36岁的男性,因食欲不振、乏力3个月入院,自诉家族中有因淀粉样变去世的患者。入院后,心脏彩超显示患者左心室肥厚、心肌应变呈现“心尖保留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家族史,医生高度怀疑ATTR-CM。


重医附一院心肌淀粉样变多学科团队进一步通过血、尿生化检查排除了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同时为患者安排了核医学科的99mTc-PYP核素显像(PYP显像)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视觉评分高达3分,心脏磁共振检查也提示心肌弥漫性延迟强化,临床诊断ATTR-CM明确。多学科团队最后对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提示为TTR(转甲状腺素蛋白)基因突变,最终诊断为遗传突变型ATTR-CM。


对于ATTR-CM患者,2020年前国内无确切有效的药物治疗。2020年,全球首款、也是唯一治疗ATTR-CM的口服药物氯苯唑酸在国内获批上市,但价格昂贵,患者经济负担巨大。2021年,该药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减轻了患者用药负担,让更多患者获得及时治疗的机会。


由于此前重庆地区没有明确诊断的ATTR-CM病例,重医附一院心肌淀粉样变MDT团队诊断的此例ATTR-CM为重庆首例。为使患者能尽快用上药物,医院多部门努力协调,让氯苯唑酸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医院,MDT团队也为患者开出了重庆市首张氯苯唑酸处方。此外,MDT团队还为该患者的两个孩子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否携带突变基因。


重医附一院心肌淀粉样变MDT团队


3

Part.3

心肌淀粉样变MDT团队

助力早筛、早诊、早治

“由于ATTR-CM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缺乏临床症状特异性,患者就诊时由于不同的临床症状就诊于不同的科室,如神经内科、骨科、血液内科等,因此,成立MDT团队,加强对ATTR-CM患者的识别和筛查尤为重要。”重医附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罗素新教授介绍。


罗素新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就是ATTR-CM诊断体系的建立和临床应用,她指出,对于ATTR-CM,要尽量做到早筛、早诊、早治;对于有ATTR-CM四大警示征(年龄≥65岁、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左心室壁厚度≥13mm、心电图非高电压)的患者,需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有无ATTR-CM。


重医附一院心肌淀粉样变MDT团队于2021年12月成立,成员包括心血管内科临床医师、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医师,核医学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医师。团队制定了心肌淀粉样变筛查的详细流程,拥有重庆市唯一一家可通过心肌PYP显像诊断ATTR-CM的无创检查平台。重医附一院心肌淀粉样变MDT团队将成立重庆市罕见心肌病联盟,联合其他医疗机构,整合资源,提升重庆地区罕见心肌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包括淀粉样变在内的多种罕见心肌病的检出率,造福更多罕见心肌病患者。



转载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聚群英,促交流,“罕见病界读者之家” 欢迎您的加入!